b体育绿波滚滚千重浪
日期:2023-08-21 21:10 | 人气:
b体育“东风浩荡,红日照方巷。绿波滚滚千重浪,英雄儿女欢唱。劲松挺立根深,红梅怒放报春。不管,共产大道飞奔。”这是1965年开国上将张爱萍在扬州市方巷公社“社教”蹲点时,写下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当年老将军将亲手打造的“方巷”经验推向全国,成为全国学习的典型。
弹指间,30多年过去。如今的方巷,因为一个小渔村的蝶变,再次成为国人瞩目的焦点,多次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国家级媒体报道。这个拥有国家“最美乡村”“全国生态文明村”“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江苏最美乡村”等金字招牌的小渔村就是扬州市方巷镇沿湖村。
邵伯湖,又名棠湖,古属三十六陂,素有“三十六陂帆落尽,只留一片好湖光”的美称。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邵伯湖,曾经是古运河的主航道,历尽千年风雨洗礼,愈发风姿绰约。两岸绿树成荫,郁郁葱葱,宛如绿色的长龙,盘绕着清澈的湖水。虽然正值盛夏,但在湖畔行走,我依然感到绿意盈盈,不由想起张爱萍老将军“绿波滚滚千重浪”的诗句来。闻名遐迩的网红渔村——沿湖村,就隐逸在这美丽的邵伯湖西畔。
走进沿湖村,一幅美丽动人的水乡画卷映入眼帘,“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唐代诗人崔志远笔下的美景仿佛在这里重现。远处,湖光山色,碧波荡漾;近处,荷影丛丛,杨柳依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十个红色大字在阳光下格外醒目。脚下纵横交错的柏油马路,宽敞整洁,沿途一排排花园式的楼房,掩映在绿树丛中,白墙黛瓦,古朴典雅。举目留景,移步即景,恍如置身于一幅幅江南风情的水墨画中。
谁能想到,18年前的沿湖村还是个陆地上无住房、屋里没钱粮的“渔花子村”,渔民们一家几代人蜗居在只有4、5平方米的船上,长期将看天吃饭的捕捞作业作为唯一的收入来源,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用渔民自己的话讲:“鱼死不闭眼,渔民挣钱用不到晚”、“呆男不娶渔家女,傻女不嫁渔家汉”。
导演沿湖村蝶变大戏、带领村民们走上致富路的是一位土生土长的员,他就是集“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江苏优秀员”、“江苏省劳动模范”、“中国乡村旅游致富带头人”等众多光环荣誉于一身的沿湖村党委书记刘德宝。
2004年就任沿湖村党组织书记的刘德宝,已在这个岗位上坚守了十八年。十八年来,怀揣“让渔民有尊严的生活”这个初心,刘德宝带领村民整荒滩、建小区、搞旅游、抓发展、提素质、塑村魂,努力改变渔村旧面貌,推动曾经的“渔花子村”逐步变成村美人富、生态宜居的“网红渔村”。
十八年几乎是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到成年的全过程。在人生的旅途中,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这不禁让我想起十几年前看过的一部电视连续剧《敌营十八年》,想起剧中的地下党员江波凭着对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念,潜伏敌营十八年,为革命出生入死的英雄事迹。
电视剧中的江波虽然是虚构的人物,但也是有真实人物原型的。战争年代的江波式的英雄怎么讴歌也不为过,和平时期坚守初心的刘德宝也同样值得赞美。刘德宝上任时,正是“三十而立”风华正茂之时。转瞬之间,他已在村书记的岗位上摸爬滚打了十八个春秋,即将步入“知天命”的年纪。十八年,沿湖村集体收入增长了30几倍,村民人均纯收入也翻了三番。从飘零的船只到岸上的小洋楼,从靠水吃水看天吃饭的捕捞行业到乡村旅游、网络直播带货,沿湖村村民们生活正一步步发生着蜕变。岁月沧桑了刘德宝的容颜,却换来了一个“绿色邵伯湖,人水共和谐”、“鱼虾满仓、稻谷飘香”的幸福渔村。
在沿湖村的渔文化博物馆,我在一幅标题为“渔和鱼的区别”的墙板前驻足,饶有兴趣地看完了全文:单字的区别,一个有三点水,一个没有;词语中的区别,授人于“渔”与授人于“鱼”虽然是同样的音调,但是它们的含义却迥然不同,因为前者教人的是生活方式b体育,但后者只是解燃眉之急的物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家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靠水吃水”管得了温饱,管不了小康”。随着江淮生态大走廊的建设,邵伯湖要退渔还湖,退出围网养殖。下一步怎么办?一道难题摆在了刘德宝为首的村两委成员面前。刘德宝问计于民,找来村民代表吃饭、聊天。沿湖村渔民祖辈来自苏鲁晋皖四省,这一次聚会餐桌上摆满了五湖四海的风味儿,山东煎饼、安徽臭鳜鱼、山西糯米油糕……一桌的美味汇成了一个金点子——渔家人还要吃渔家饭,只不过换个吃法,那就是深挖“渔文化”,做足“水文章”,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
2011年10月18日,首届沿湖村渔民文化美食节在邵伯湖畔举行。渔民们烹制好的龙形馒头、异形花糕b体育、清炒芡实茎、湖虾米炒蒲菜……既保留了传统鲁菜、徽菜和北方面食特色,又融合了当地渔家美食文化。周边的村民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琳琅满目的渔家特色美食佳肴被“一扫而光”。
不仅如此,水上帆船比赛、渔娘织渔网比赛、蟹王争霸等特色渔文化活动轮番上演。沿湖村的精彩通过这次活动惊艳了游客的朋友圈。
尝到甜头的沿湖村,充分挖掘当地渔技、渔歌、鱼祭、鱼饮、渔俗等习俗文化,请专家指导编排,用说、唱、舞蹈、舞台剧等形式,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渔民风俗:说唱打蛮歌、吆喝打鱼令、《水上迎亲》,渔民婚嫁习俗表演等。不同的节日庆典,上演着不同的“锣鼓喧天”。同时,推动传统渔具制作、渔家面点制作等技艺申遗和邵伯湖渔文化博物馆建设,实现特色产业与特色文化的有机结合,为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活力。
随着“杀围节”、“丰收节”、邵伯湖文化美食节、“邵伯湖渔家民俗风情节”等多个渔村特色文化活动的轮番上演,沿湖村旅游收入直线多人吃上了旅游饭。
文化是润物无声的春雨,乡村经济需要它润泽。沿湖村把文化建设作为立村之魂,助力乡村振兴,走出了一条令人艳羡的特色之路。
电影《海霞》插曲中唱的“渔家姑娘在海边,织呀嘛织鱼网”的景象已成过去。这是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在驻浙江嵊泗县某部服役时采写的一篇新闻稿的导语。这篇题为《如今渔家姑娘不织网》的新闻稿被《中国青年报》头版《新鲜事》专栏刊用,曾在海岛引起一定反响。当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海岛乡镇工业崛起,千百年来一直以织渔网为业的渔家姑娘,经过培训合格后也都穿着整齐的工装走进了工厂,成为新时期的工人。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新鲜事,也是改革开放后渔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三十多年后,我在沿湖村采访同样被一群渔家姑娘深深吸引,她们就是扬州市“三八”红旗集体——沿湖村“俏渔娘团队”。
碧水蓝天、轻舟摇曳,“绿荷相倚满池塘”,夏日的沿湖村景色怡人。两位“俏渔娘”倚靠在船头,用小小手机向全国各地的网友们直播着如今的渔村美景。
“欢迎新进直播间的所有‘宝宝们’,我是‘渔漾时光’,来自美丽的渔村,是一名努力奋斗的渔家姑娘。主播不是颜值主播,但是主播有一颗努力奋斗的心。”这是俏渔娘主播黄成娟借助“云端”向网友们推介沿湖村渔民“撒渔网”的绝技。
“欢迎来到我们的沿湖村,人家都说‘千年邵伯湖,百年沿湖村’,所以,我们沿湖村有了上百年的历史。”在沿湖村渔文化博览园,“渔坊文创”女掌柜倪传雪向游客介绍道。
沿湖村的渔民与当年我驻守过的海岛上的渔民一样,普遍文化程度较低,导致致富技能单一。服役期间,我曾和报道组一位战友做过渔村夜校的文化教员,教渔民子女们学习初中文化知识。
渔民出身的刘德宝对此现状十分了解。上任后,他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两手抓,一开始借助乡土人才、乡贤等力量,构建了“新渔民学习苑”、“渔家学堂”、“乡贤工作室”、“渔家书房”等特色载体,帮助村民在比学赶帮超中增强致富本领。后来,他们又与扬州职业大学合作,结合沿湖村“新渔民学习苑”、“渔乐渔学”省级游学项目及“江苏开放大学教育学习苑”等多个教育平台,围绕“渔村转型、渔民增收、渔村振兴”宗旨,开展各类教育项目近百项,用知识和教育助力渔村振兴。多年的努力,让村民整体素质不断提高。尤其是一些“渔三代”,随着渔村的蝶变不断成长,华丽转身为创业能手。黄成娟、倪传雪这些俏渔娘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就在我们参观的这间“渔家书房”,扬州职业大学旅游学院的老师们对每位“俏渔娘”开展了一对一的讲解培训,针对沿湖村的发展历史、特色文化,定制专属讲解内容,从讲解词撰写到讲解要点一点一点的辅导传授。一个月的“陪伴接待讲解”,倪传雪较好的掌握了“渔文化博览园”的讲解要领,当参观者了解到这位讲解员只有小学文化时,都十分惊讶。
一名土生土长、不爱说话的渔家姑娘,在沿河村退渔还湖、发展振兴的浪潮中,从个体业主到乡土名匠、文旅公司产品开发负责人;从小白主播到拍摄、剪辑、制作视频样样精通……在沿湖村,“俏渔娘”黄成娟的成长蝶变故事更富有传奇色彩,让一批又一批到访的游客津津乐道。
黄成娟接受采访时,说她小时候家里最愁的就是每学期开学,要交学费的时候。渔村的小姐妹们一般上到三四年级,就辍学回家帮忙做事了。她硬是赖着上到初中,虽然考取了高中,但是父母实在无力供她继续上学。决定辍学上岸打工的那个晚上,她一个人趴在船头甲板上,那真可用“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来形容。那一刻,孤独悲寂的黄成娟暗暗下定决心:我一定要带着妹妹走出这贫穷的渔村。
上岸后,黄成娟在工厂打过工、做过微商、开个小店。这些年渔村的变化吸引了她的目光,家乡乡村旅游发展的前景,让她萌发了回乡创业的愿望。2018年8月,村里把建设好的渔家书房免费交给她经营管理,自负盈亏。黄成娟心想事成,开启了返乡创业之路。
经营一家带有旅游景点性质的渔家书房,对黄成娟来说是一件新鲜事,一切都很陌生。在村里帮助下,黄成娟和几个小姐妹从基础学起,从形象打造到微笑迎客,从营造环境到图书借阅,从经营项目到运作模式……那时黄成娟感觉每天都是新的,浑身仿佛打了鸡血一样,有股使不完的劲。不停的“充电”,也让黄成娟不断成长蝶变,成为掌握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
2019年7月,黄成娟与另外四位同是80后的“渔三代”的“俏渔娘”组建了扬州俏渔娘文化旅游公司,主打生态牌、文化牌,从卖湖鲜、卖风景再到卖创意,如一股清风给渔村带来了现代文创气息。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沿湖村“授人以渔”的理念,为“渔三代”“渔四代”们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和施展才华的试验田。相信越来越多的“黄成娟”们会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崭露头角b体育,奏响人生蝶变曲。
more
more
more
【文产凸透镜】第九届紫金奖拉开帷幕——“甲方”支招参赛者:聚焦热点注重转化
more
苏宁易购旗下多只债券大跌凸显债务困境 公司拟大手笔回购维护债券价格稳定
华恒生物实控人股权再遭司法冻结申请 司法部门以恐影响公司IPO进程为由被暂缓执行
more
more
more
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南时报社主办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举报电话 江南时报社广告刊例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