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北京文史|清宫饮食的等级制度
日期:2023-02-07 22:46 | 人气:
b体育宫廷日常生活饮食自有一番规矩。皇帝一家平日各吃各的,不像寻常人家聚在一起用餐。帝后嫔妃以及太皇太后、太后、太妃、皇子女等内廷主位各设本宫厨房。依其身份等级,御膳房每日供应食材与蜡炭。食材包括粳米、黄老米、高丽江米、粳米粉、白面、荞麦面、麦子、豌豆、芝麻、白糖、盆糖、蜂蜜、核桃仁、松仁、枸杞、干枣、猪羊肉、香油、鸡蛋、面筋、豆腐、粉锅渣、甜酱、清酱、醋、时令鲜菜。蜡炭则是照明用的白蜡、黄蜡、羊油蜡,烧饭取暖用的红罗炭、b体育黑炭。
皇太后:猪一口(盘肉用,重五十斤)、羊一只、鸡鸭各一只、红罗炭(夏二十斤、冬四十斤)、黑炭(夏四十斤、冬八十斤)。
皇后:猪肉十六斤(盘肉)、猪肉(菜肉)九斤、羊肉一盘、鸡鸭各一只、红箩炭(夏十斤,冬二十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
皇贵妃:猪肉十二斤、羊肉一盘、鸡或鸭一只、红箩炭(夏十斤,冬十五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
贵妃:猪肉九斤八两,月供鸡或鸭共十五只、羊肉十五盘、红箩炭(夏十斤,冬十五斤)、黑炭(夏三十斤、冬六十斤)。
妃:猪肉九斤、月供鸡或鸭共十只、羊肉十五盘、红箩炭(夏五斤,冬十斤)、黑炭(夏二十五斤,冬四十斤)。
嫔:猪肉六斤八两、月供鸡或鸭共十只、羊肉十五盘、红箩炭(夏五斤、冬八斤)、黑炭(夏二十斤,冬三十斤)。
贵人:猪肉六斤,月供鸡或鸭共八只、羊肉十五盘、红箩炭(冬五斤)、黑炭(夏十八斤,冬二十五斤)。
常在:猪肉五斤,月供鸡或鸭共五只、羊肉十五盘、黑炭(夏十斤,冬二十斤)。
皇子福晋:猪肉二十斤、月供羊肉十五盘、红箩炭(夏五斤,冬十斤)、黑炭(夏三十斤,冬七十斤)。
又《清会典》卷九十八“内务府”记皇帝日用分例:盘肉二十二斤、汤肉五斤、猪油一斤、羊二只、鸡二只、鸭三只、当年鸡三只。皇子盘肉四斤、菜肉二斤、月供鸭十只。
盘肉指的是前后臀尖,菜肉或汤肉则是腿肉之外的肉如五花肉。俗语讲,猪吃前腿,羊吃后腿。
班固《白虎通》卷六“礼乐篇”谓天子至尊,一日四食:“平旦食,少阳之始也;昼食,太阳之始也;脯食,少阴之始也;暮食,太阴之始也。”清宫延续这一传统,皇帝每日早晚两次正餐,中间两次加餐。呈现农业社会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用餐习惯。一般来说,早膳多在卯正到辰时(六到八点);晚膳午正到未时(十二点至十四点)。吴振棫《养吉斋从录》卷十三谓:“申、酉以后,或需饮食,则内宫别有应承之处,其物随意命进,无定供矣”。皇帝个性不同,起居不定,往往提前或推迟,特别是到了晚清越来越接近今日餐时习惯。御膳房每日预拟菜谱报内务府大臣签批后,按单烹饪,何人制何菜,职司明细,全部记录在案。皇帝餐毕,随同用膳记录一并存档,按月结集成册。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卷帙浩繁的《膳底档》。
皇帝正餐通常二十几样菜肴,加上一些主食小菜。现转录《膳底档》两份膳单:乾隆四十四年十二月初八日辰初二刻十分,同豫轩早膳:燕窝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一品、鹿筋冬笋三鲜鸡热锅一品、肥鸡拆肉一品、托汤鸭子一品、额思克森一品、b体育鸡丝炒菠菜冬笋锅烧鸭丝咸肉野鸡瓜攒盘一品、冬笋炒腌菜糟鸭子攒盘一品、清蒸鸭子鹿尾羊乌叉攒盘一品、竹节小馒首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螺蛳包子豆尔馒首一品、银葵花盒小菜一品、南小菜一品、糟两样小菜一品、老腌菜一品、酱两样小菜一品、鹿尾酱一品、碎剁野鸡一品、鸭子鸭腰下面一品、腊八粥。额食四桌、饽饽九品、攒糖一品、五品,青水海兽碗菜二品,共十七品一桌;盘肉十盘一桌、羊肉四方二桌。
乾隆五十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卯正三刻,瀛台兰室早膳:祭神肉丝一品、细肉丝一品、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一品、葱椒鸭羙热锅一品、肥鸡酒炖肘子热锅一品、额思克森清蒸鸭子烧狍肉攒盘一品、鹿尾羊乌叉攒盘一品、竹节卷小馒首一品、孙泥额芬白糕一品、螺蛳包子豆尔馒首一品、煠银鱼一品、珐琅葵花盒小菜一品、珐琅碟小菜四品、醎肉一品。另有进贡菜品若干。
通观膳单,肉以鸡鸭猪羊与野味鹿狍为主,并非山海奇珍。其中额思克森系蒙语,发酵、酸之意,当指奶干。清入关前已征服蒙古,并通过联姻实现满蒙一家,蒙古上层之女多嫁清帝与王公,满洲公主、宗室王公之女常指给蒙古贵族。清宫融入了蒙古饮食习惯。羊乌叉即羊后臀尖,乌叉,满语尾椎骨之意。孙泥额芬系满语,孙泥系指奶,额芬系指饼。鸡丝炒菠菜冬笋锅烧鸭丝咸肉野鸡瓜攒盘,攒盘又称拼盘、合盘,起于明嘉靖年间,清康乾盛行。一组拼盘由内外两至三层拼成圆、四方、六方、八方,或叶片、牡丹花、梅花、莲花、葵花、扇面等式样。本菜由鸡丝菠菜、冬笋鸭丝与咸肉野鸡瓜三菜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