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b体育食养简史|全民营养周
日期:2023-09-02 14:23 | 人气:
b体育2023年第九届全民营养周(5月14-20日)即将拉开序幕,今年活动的传播主题为:
关于食养,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中医药学名词》定义“食养”为:选择适宜的食物进行养生的方法。
事实上,国务院在2017年印发的《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中就特别提出,要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加强传统食养指导。
传统食养,作为中华民族璀璨的文化成果之一,自古以来就在中华大地生根、发芽,在几千年漫长的传承流变中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并传承至今。
“食养”一词,最早出现在《黄帝内经·素问》的《五常政大论》中,其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
但这并不是食养的最早发端,食养的历史可以溯源到人类告别茹毛饮血、以火制食的时代。或者说“烹生为熟”才是传统食养的最早体现。《太平御览》卷七八引《礼含文嘉》云:“燧人始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有异于禽兽……”
传说燧人氏发明火,并教百姓用火炮煮食物,变生为熟,炮制的方法也就是简单的“火上肉”和“石上谷”。( ▶烹饪之器的演化史 )但就是这种简单的“变生为熟”使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很大改善,经过加热的食品,尤其是动物食品加热后高温使得细菌、病毒被杀死,同时也使食物的营养成分易于消化吸收,从而使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营养不良等疾病得到缓解或减少发生。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儒家经典《论语》、杂家著作《管子》以及集诸子各家大成的《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关于食养的论述,从中可以窥见先秦诸子洁食以养、时食以养、淡食以养、和食以养等食养观。
洁食以养,早在2000多年前,孔子在他的著作《论语》中就有关于饮食卫生的经典论述:“食而锅,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告诫人们经久腐臭、变味的食物不能食,烹调不当、佐料不当的食物不能吃,不合时令的食物不吃等等。这些饮食卫生方面的内容在今天看来,仍然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所强调的。饮食养生要以饮食卫生为前提,首先从饮食卫生开始。
时食以养,即通过有规律的进食来达到养生的目的。定时进食,本身就是饮食养生的最基本要求。《吕氏春秋·尽数》有言:“食能以时,身必无疾”。告诉人们饮食要定时、有规律,才能没有疾病。第一次提出了吃饭要定时的问题,这在两千多年前,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论语》中也有“不时不食”的经典论述。在今天,我们依然遵循古训,形成了一日三餐的定时饮食习惯。
淡食以养,即通过清淡饮食或素食以养生的食养观。《吕氏春秋·本生》早已认识到肥甘厚腻的危害:“肥肉厚酒,务以相强,命之曰烂肠之食”另一卷《尽数》也说“凡食无强厚味,无以烈味重酒,是以谓之疾首”。强调要清淡饮食,不要过食肥甘厚味,否则会导致疾病的产生。
成书于2500年前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著作。它不但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还提出了中国传统饮食养生的基本观点,论述了饮食结构的基本模式,首创了食物分类方法,揭示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以及食疗方法等这些散见于《素问》和《灵枢》各篇,是《黄帝内经》食养之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黄帝内经》首倡了“以素食为主,粗细搭配,肉食为辅,杂合以服”中华民族基本的膳食模式,即“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素问·脏气法时论》)。五谷包括稻、麦、黍、稷、菽,五果包括李、杏、枣、桃、栗,五畜包括牛、犬、羊、猪、鸡,五菜是指韭、薤、葵、葱、藿。这种 “ 谷养、果助、畜益、菜充”的平衡膳食模式可谓与当今营养学遥相呼应,仍然具有现实可行的指导意义。
《黄帝内经》强调:谨和五味,以养五脏。五行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基本学说之一,它认为世间万物均可以划分为金、木、水、火、土五个类别,《黄帝内经》首次按食物的性味将食物归纳于五行中,并按照五行对应五脏的理论,调和人体阴阳气血,以达到养生食疗的作用。《灵枢·五味》:“五味各走其所喜,谷味酸,先走肝;谷味苦,先走心;谷味甘,先走脾;谷味辛,先走肺;谷味咸,先走肾。”《黄帝内经》认为饮食五味对不同的脏腑有不同的补益作用,肺属金,脾属土,肝属木,肾属水,心属火,互相之间可以相生相克,对于不同体质的人群而言,他们的脏腑气血倾向皆不同,因此通过进食相应的五味食物,有助于平衡脏腑气血,提高机体的组织功能。
《黄帝内经》阐明了饮食与疾病的关系,不恰当的饮食习惯,不但吸收不了食物的营养物质,还会破坏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从而诱发各种疾病。一方面,饮食应该定时定量。“饮食自倍,肠胃乃伤”(《素问·痹论》),“卒然多食饮,则肠满”(《灵枢·百病始生》),“因而饱食,筋脉横解,肠澼为痔,因而大饮,则气逆”(《素问·生气通天论》),都是强调过度饮食的危害。反之,如果饮食不足也会影响健康,“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灵枢·五味》)。另一方面,饮食要寒温适口。《灵枢·师传》云“食饮者,热无灼灼,寒无沧沧”,方可“不致邪僻也”。告诫人们,在摄入食物时,热食不要太烫,冷食不要太凉。要做到寒温适中,这样人体的正气才能保持强壮,不容易被病邪侵犯。
此外,《黄帝内经》还提出四时饮食养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提出四时养生的总体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之时,自然界阳气升发,万物生机盎然,应当顺势而养,选择可以帮助阳气生发、运行的食物,避免选择苦寒、酸敛等耗伤阳气或阻碍阳气的食物;“秋冬养阴”则是指秋冬之时,万物收敛,此时饮食养生应当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选择酸收养阴之物,使精气内敛,以润五脏。
晋代张华在其《博物志》中说 “所食愈少b体育,心开愈益;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这是古代博物学家的认识,与医家和养生家的观点相近。
《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转载晋代著名医家王叔和之说:“高平王熙称食不欲杂,杂则或有所犯 。有所犯者或有所伤,或当时虽无灾苦,积久为人作患。又食咦蛙肴,务令简少鱼肉、果实,取益人者而食之。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膨)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 ”。 这种 “不杂食”“不多食”的少食养生方法可以说是“饮食有节”思想的延续。
此外,葛洪《抱朴子·极言》也说“凡食过则结积聚,饮过则成痰癖”。陶弘景 《养性延命录·服气疗疾篇》“ 当少饮食,饮食多则气逆、百脉闭,百脉闭则气不行,气不行则生病”。并在《养性延命录·食诫篇》中也强调 “食欲少而数‚不欲顿多难消”。
到了唐代,食养思想发展可谓是空前兴盛。著名医药学家孙思邈是道教食养思想的集大成者,他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首先提出了“食治”的思想,这标志着食养理论体系已经朝着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同时,他将饮食列为“养生十要”之一,《备急千金要方》的《食治》和《养性·服食法》篇,以及《千金翼方》中的《养性·养老食疗》《辟谷》《退居·饮食》《补益》等篇都有专门论述其食养思想的记载。
除了“用食平疴”,先食后药、食药并济的“食治”思想外,孙思邈对日常饮食养生的方法也有所论述。
第一,提倡饮食均衡,主张清淡饮食。《备急千金要方·食治》论曰:“五谷为养,五肉为益,五果为助,五菜为充,精以食气,气养精以荣色;形以食味,味养形以生力,此之谓也。”一方面,孙思邈承袭了《黄帝内经》荤素搭配,素食为主的膳食模式,同时非常重视“五畜”的补益作用。如服食牛奶能“补血脉,益心长肌肉,令人身体康强,润泽面目光悦,志气不衰”。另一方面,他非常重视素食在日常养生中的作用,“不可为食损命”。此外,他还主张清淡饮食,《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曰:“每学淡食,……每食不用重肉,喜生百病。”“猪豚鸡鱼蒜脍生肉生菜白酒巴大酢大咸”之类应当适可而止,年老之人更应该尽量少食。
第二,提倡饮食节制,避免饮食过杂,食之过饱。《千金要方·食治序论》云:“食啖鲑肴,务令简少……凡常饮食,每令节俭,若贪味多餐,临盘大饱,食讫,觉腹中彭亨短气,或致暴疾,仍为霍乱。……夫在身所以多疾者,皆由春夏取冷太过,饮食不节故也。”对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来说,更应该注意“每食必忌于杂,杂则五味相扰”(《千金翼方·养老食疗》)。
第三,主张病后清淡饮食,避免食复。在疾病新瘥之时,应当“但得食糜粥,宁少食令饥,慎勿饱,不得他有所食”,待“引日转久”,胃气恢复后,方可“渐食羊肉白糜,若羹汁、雉、兔、鹿肉,不可食猪狗肉也”(《千金要方·劳复》)。在伤寒时疾初愈时,“未满五日,食一切肉面者,病更发大困;时病差后新起,饮酒及韭菜,病更复;时病新差,食生鱼酢,下利必不止;时病新差,食生菜,令颜色终身不平复......时病新差,食犬羊等肉者,作骨中蒸热;时疾新差,食鱼肉与瓜、生菜,令人身热;时病新差,食蒜脍者,病发必致大困。”(《千金要方·劳复》)
第四,注重饮食卫生。具体可分为三个方面。第一,饮食规律,“不欲极饥而食,食不可过饱;不欲极渴而饮,饮不欲过多”。第二,进餐时应保持良好的情绪。如《千金要方·道林养性》所云:“人之当食,须去烦恼,如食五味,必不得暴嗔,多令人神惊,夜梦飞扬 。”第三,吃饭要细嚼慢咽。《备急千金要方·道林养性第二》篇曰:“食当熟嚼,使米脂入腹”“美食须熟嚼,生食不粗吞。”
有关学者研究认为,可以将食养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唐代以前,食养尚处于启蒙、成长的阶段,食养是思想和文化。到了唐代,名医孙思邈有效继承和发扬了食养的思想和文化,创新性地首提“食治”理论,随后食疗专著和食疗方剂的大量出现,标志着食养文化从唐代以前的启蒙和成长阶段逐渐过渡到了发展、成熟和兴盛阶段。
宋金元时期,大部分食养理论都在承袭孙思邈“食治”思想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全面的发展。尤其是关于老年饮食养生的讨论逐渐兴盛,其关于老年人特殊生理特点和与其相适应的食养原则和方法的记载层出不穷。
如北宋陈直所著的《奉亲养老书》是关于老年养生和老人奉养的专书。沿袭了孙思邈“食治”的思想,书中有云:“缘老人之性,皆厌于药而喜于食,以食治疾,胜于用药……是以善治病者,不如善慎疾,善治药者,不如善治食。”同时,还对《黄帝内经》中“四季养生”的内容进行了发挥,指出四季食养的指导原则,并举例说明了老年人不同季节饮食宜忌。
明清时期,中医食养理论趋于完善,开始有效地指导养生实践,有关中医食养的著作百花齐放,其中不乏文人墨客著书立说讨论食养心得,饮食养生蔚然成风。其食养思想可以概括为“重视老年人饮食养生”、“节制嗜欲,五味调和”及“顺时食养”三个方面。
回顾传统食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传统食养经历了从上古先民学会使用火、出现食养萌芽到《黄帝内经》时代形成“食养”理论雏形,再到唐代“食养”思想空前兴盛、孙思邈《千金要方》“食治”理论广为推崇,而后便过渡到发展、成熟和兴盛阶段。
在大健康背景下的今天,传统食养被提及的频率也越来越高,其在为现代人群疾病预防提供参考、促进现代营养视域下膳食模式研究的多元化等多方面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也在不断被发掘。
[1]王麒琰,张卫东.清代以前医家饮食养生思想撷要[J].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21,22(02).
[3]赵少雄,辛宝,钱文文等.营养学科视域下“传统食养”研究的切入与思考[J].西部中医药,2022,35(05).
[4]张焱.试论《黄帝内经》中的食养之道[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2,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