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不尽的b体育西安美食
日期:2023-09-05 10:57 | 人气:
b体育西安的美食之美,首先是口味,通俗的表述,即所谓的可口、好吃。而且,“口之于味,有同嗜也”,喜欢西安美食的,不仅仅是像我这样的西安土著,来自五湖四海、乃至五洲四海的游客,对西安美食的赞扬,好像也一直是比例相当高的众口一辞。看来,谁也不傻,可口的东西、好吃的东西,大家都喜欢。
西安的美食之美,更美在它的朴实、亲民、草根。西安的餐饮市场结构,价廉物美、进餐方便的小吃占了多半壁江山,这在全国不说绝无仅有,也是为数不多。正是缘于此,不管是本地居民抑或外地游客,在西安吃饭既方便又便宜,是大家的共同感受。当然,随着这几年物价的飞涨,在西安吃饭已经不太便宜了,但横向比较,西安餐饮市场的价格,起码还不是那么令食客胆战心惊;生活在这么一个城市里,已经是够幸运的了。
前年夏天,作为西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我接受了为“西安地域文化丛书”撰写《西安饮食文化》的任务,试图通过尽可能简约的文字,来介绍源远流长、缤纷多彩的西安饮食文化,把西安餐饮美味、朴实、亲民、草根的动人风貌,尽可能鲜活地呈现在读者诸君面前。
说句老实话,刚刚领到这个课题时,并不认为即将开始的工作有多么难,不就是一本10万字左右的小册子吗,写的又是我有着近70年实践的吃吃喝喝,少则一个月,多也是45天,我看就可以完工交差了。
但等到往电脑桌前一坐,开始拟定书名、谋划篇章、思考写法时,我很快就感到事情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作为“西安地域文化丛书”中的一种,这本书理所当然地要在学术性上表现出一定的水准;显然,这绝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儿。
其次,写西安饮食文化的书,在改革开放以后,厚厚薄薄、大大小小地出版过不少,而能够使用的素材(包括历史的和现实的),也大都被人反复铺排。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得自己的著作多少能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不至于让读者产生味同嚼蜡的感觉,这同样是一件难事儿。
画界有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画鬼容易画人难。”以老百姓的饮食状况、饮食形态为描摹对象来写文章,是一件“画人”的难度不小的活儿,有俗谚曰“没有金钢钻儿,别揽瓷器活儿”。看来,我承担这个课题b体育,多少是有点儿冒失了。
不过,活儿已经领到手,也只好勉为其难。好在求深、求新、以及尽最大可能顾及读者感受的目标是明确的,一路写下来,还算顺利。
写作过程中,曾参阅了诸多行家里手的著作和文章,对引用的文字,我均写明出处,当然要深表谢忱。文章一节一节地写出后,曾陆续挂在我的博客上,许多博友的评论、留言、纸条,使我获益不少。比如b体育,书中“说不尽的饺子”一节,就是在一位名叫“独自踏节拍”的博友的启发下才写出来的;另外,一位署名“大漠孤烟”的博友关于糊辣汤的留言,对我帮助亦颇大。特别要提到的是,86岁的饮食文化专家王明德先生,几次打来电话,不但指出我文章中的不准确之处,而且提供他掌握的有关资料,对后学的殷殷关切之情,让我感动。还有,在这本小册子开宗明义第一节“释咥”中,我较多转述了网友“前咀人”的文字,前几天,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贺荣敏打来电话,告诉我“前咀人”是他的网名。贺教授是造诣颇高的画界翘楚,而且还能写上好的文章,十几年前我主持西安晚报周末专刊时,曾开辟专栏发表他的画作和文字。这一次,又在不经意间得到了贺荣敏教授的帮助,缘分啊!
蛇年春节前夕,《西安饮食文化》一书已经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在西安晚报连载的“咥在西安”专栏也有不短时间了,理应告一段落。此时,有一句话不吐不快,这就是面对“写不尽的西安美食”,遗憾啊!所以,过一段日子,如果有闲且有兴趣,也许我会围绕着“咥在西安”这个大题目,再写上七八万字;另外,曾有博友留言,表示愿意为此书插图。好主意,但这一次显然是来不及了。还有前几天,另一家出版社的一位朋友,也希望我能再补写七八万字,改书名为《咥在西安》,并配发较多图片,作为一本新书由他们推出。可以这么干吗?
有待来日吧!对我而言,眼下的当务之急是:好好锻炼身体,好好读书,努力把“我读书,我思考,我写作,我快乐”的幸福生活延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