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低碳目标依赖于技术革命

日期:2023-09-21 04:13 | 人气:

  b体育■ “我们要以低碳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以环境要求调整产业方向,以生态和谐调整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调整发展思路。”

  ■“低碳转型,有人说我们是在经历着一次低碳革命。低碳革命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有着本质区别,就是技术差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是由革命性的技术引领,它是一种主动的、没有边界的转型,它不需要国际合约制度而自发发展;而低碳革命则不是这样,我们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只有一种刚性的约束,即碳的总量的减排目标。它是一种被动式的革命。

  ■“科学技术肯定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安全,包括核武器和核能源的使用。”

  “面对全球气候异常变化等关系到全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挑战,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向国际社会作出了庄严的承诺: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常务副院长、学部委员汝信在“北京2011 科学技术与低碳社会高峰论坛”上致开幕词时说,“但是,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着13亿多人口,科技经济社会发展很不平衡,进一步发展的任务还十分艰巨。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之间实现共赢,实现低碳发展,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我们做出深入的探索和艰苦的努力。”

  “北京2011科学技术与低碳社会高峰论坛”于日前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科会堂隆重举行。本次论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技术和社会(STS)研究中心主办,主题为“低碳,让明天更美好”,来自国内外低碳研究和STS领域的近30位专家和学者,围绕“低碳发展与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低碳生活与节能减排”、“科技创新与低碳理念”、“新能源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议题展开了讨论。

  世界银行集团原首席环境顾问Robert Goodland认为,哥本哈根和坎昆的节能减排的全部目标,可以通过降低四分之一的目前人类对畜牧产品的消费而实现。“中国在其中的领导作用,我持非常乐观的态度。我的乐观来自很多方面:一是日前中国建议征收碳税,二是中国在制止森林砍伐方面做出了贡献。要知道,恢复森林是最快速且花费成本最低的节能减排的方法之一;第三,中国新的5年规划里提出了到2020年之前,能源方面碳排放降低40%~50%的目标。”

  来自澳大利亚的学者Gerard Wedderburn-Bisshop指出,当今能够最迅速经济地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方式是去除短期效应的暖化物质如甲烷、炭黑及臭氧等,这些短期暖化物质主要来自畜牧业的发展及其所伴随的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发。减少畜牧产量不仅能够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且能够保障食品和水的安全,改善卫生和健康状况。

  美国学者Mia MacDonald 的报告着重向人们介绍了畜牧业及其对环境和人类的影响。她表示,规模化畜牧饲养方式带来的弊病已逐步显现,应重新定义短期与长期的食品安全概念,避免将以肉食为主的饮食结构变成发展的重点,要尽量提供多样、健康、安全的以植物为主的饮食。因此,少吃肉,成为低碳、节能、减排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徐锭明认为,绿色发展,就是要发展环境友好型产业,降低能耗和物耗,保护和修复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技术,使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相协调。推动绿色生活,要遵循“5R”原则。即要求每一个社会成员力求符合“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消费,环保选购(Reevaluat);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

  上海市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曾任市府参事、市经委副总工程师赵国通建议,“对低碳高新技术支持同时也同时关注传统有效实用的老技术、低技术的推介支持力度;两条腿走路,让价廉物美,符合国情,易学易用的适当更新的老技术为低碳出力。”赵国通认为,这是“采用少花钱的经济上可行的科学的减碳措施”。

  如低碳建筑中的实用老技术。他举例说,在上海世博会上,中国馆屋顶安装了光伏发电设备,并使用了水源热泵等低碳建筑高新技术,也有汉堡馆、远大馆、伦敦零碳馆等用自然通风帽、三层保温窗、加厚外墙保温、遮阳板、铝合金窗框贴塑木隔热等这些老技术合成包装为“被动式建筑节能”新理念。“这些节能、减碳效果出奇之好。其实,所谓的被动式(passive building)建筑节能新技术,实际上是老掉牙的传统建筑节能技术,是我50年前在上大学时就学过的知识。远大公司改造这些老技术后在长沙的4栋办公楼时使用,节能效果显著:冬天不要采暖,夏天空调从几百千瓦降低到几十千瓦!两年半收回了投资!”

  赵国通还认为在低碳交通中,亦可使用“再创新的老技术”。他说:“大家注意到了没有,上海世博会对未来城市低碳交通有绝然不同的两种理念:一是以中国和美国为代表的高科技纯电动车观点;另外一个则是以欧洲、中国台湾为代表的低科技自行车观点。我提出一个观点:8(火车1节车厢8个轮子)+2(两轮车)-4(四轮轿车)=6(绿色交通,Green traffic)。我认为,这也是特大城市解决拥堵又解决低碳的最有效措施。”

  在生活中,其实还有许多低碳的“老技术”产品,如机械手表、手动剃须刀、手动手电筒、人力自行车、三轮车、折扇、筷子等。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件大事,是中国大国姿态做出承诺之后践诺的必然选择。但是,具化到生活层面,却可能只是日常行为和习惯一些小小的调整。

  生活方式改进了,从而也对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方式转变提出了要求。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局前局长徐锭明在主旨报告中简要回顾了近年来我国对生态文明、低碳经济、绿色发展等相关思想的认识历程。他认为,建设生态文明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低碳经济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催化剂和助推器。低碳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是循环经济的体现,是绿色产业的前提,是生态文明的基础,是科技革命的核心,是持续发展的必然。我们要以低碳目标调整产业结构,以环境要求调整产业方向,以生态和谐调整产业布局,以科学发展调整发展思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b体育、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王松霈指出,经济与生态协调是当今时代特征之一,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是生态经济的必然要求。发展低碳经济能够推动技术革命,促进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进一步转变。

  中央党校战略学研究室主任段培君教授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建设低碳社会的基础。2000年,我们能源消费总量超过13亿吨,到了2010年,则上升为32.5亿吨。他根据数据对比指出,近年来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中,国内消费的比例在下降而投资比例却一直在攀升,到2008年,国有企业投资额达到了21万亿元。2010年,国有企业占国家总资产的比重为44%,民营企业为18%。他分析说,造成投资率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利润反复投资和地方投资过多,其深层次根源在于国有资产的产权不落实,其资产增值部分缺少分配环节的落实机制,没有渠道向所有者回归并用于消费,而只能作为资本用来投资。所以实现节能减排,转变发展方式,必须解决体制机制问题。

  段培君说:“整体来看,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双引擎战略,即需求引擎和供给引擎。这两个引擎的结构要调整,既要解决技术和科学的问题、供给的问题,同时还涉及需求结构的调整,更涉及供给结构的调整。但是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将科学技术等要素、体制机制要素,以及恰当的必要的合理的战略要素结合起来,从而使得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现实基础。”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主任潘家华研究员说:“低碳转型,有人说我们是在经历着一次低碳革命。低碳革命与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有着本质区别,就是技术差异。工业革命、信息革命是由革命性的技术引领,它是一种主动的、没有边界的转型,它不需要国际合约制度而自发发展;而低碳革命则不是这样,我们没有革命性的技术,只有一种刚性的约束,即碳的总量的减排目标。它是一种被动式的革命。节能减碳和环境污染的减排也是有着根本区别。”

  他说,从“十一五”目标可看出b体育,单位GDP消耗CO2比2005年下降了20%,但是并未能完成任务。常规环境污染物SO2等却超额完成任务。“为什么有这样的反差,因为污染控制一投入就可以减少,幅度在95%以上。污染物的减排是需要能源的,而节能减碳只可以循序渐进,不能大幅度减少。所以两者在技术路线上有区别的。只有技术革新没有技术革命,减碳不是那么容易的。”

  “在技术创新期间我们需要怎么做呢?”潘家华说,“不仅是发展一种技术,而应该是从组合的技术角度去发展;其次,要求我们还要对管理方面的技术,如城市规划、建筑质量和社会管理等进行创新。所以我们的技术革命、技术创新不应当仅限于技术本身,还应当在规划、质量、管理方面“多途并进”。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实现低碳的目标。”

  此外,“863计划”航天领域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黄志澄研究员表示,低碳技术亦是一把双刃剑。“我的观点是,由于科学技术的复杂性,人们对科学技术掌握是充满困难的。我们要应对未来的灾难,必须认识到科学技术的两面性。科学技术肯定有其两面性,没有绝对的安全,包括核武器和核能源的使用。”黄志澄说,现在十分看好的LED技术(即发光二极管技术)已经形成了大规模产业。它确实节能,但其也发射出砷等有毒物质。我们可知未来的低碳技术不只是有对人类的好处,也有对人类的危险。“在面对科学风险时,我们要树立信心,因为科学技术毕竟还是需要人去掌握。我们能不能提高人掌控风险的能力,这是摆在我们眼前的任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STS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殷登祥说:“科学技术是人类文明的原动力b体育,建设低碳社会离不开低碳科技,低碳科技是低碳社会的基础;但是低碳科技不仅仅是纯粹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需要政府、企业、学术界和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和共同奋斗的社会活动和社会事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运行和社会建构的系统工程。只有通过科技与社会这两种力量的交叉、渗透和融合,才能真正建立起可持续的低碳社会。”

  黄志澄说:“灾难面前没有贫富差距,而对消耗碳来讲,穷人和富人是不一样的,他们对碳的消耗是有差距的。最近网上热议的大S和汪小菲的明星婚礼就是一个实例,一个晚上的婚礼差不多用了农民一辈子的碳排放量,甚至可能还要多。真正想要让我们的社会成为一个低碳社会,就需要创造一个和谐社会。”

  黄志澄认为,如果我们不能把社会建设得更加和谐,那么低碳技术也是无用武之地。那么,怎样建设一个和谐的低碳社会?根本上,我们还要从思维方式上进行转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生态伦理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余谋昌认为,我们被动面临低碳转型的原因是长期否认自然的价值,采取线性非循环生产方式,造成自然价值和环境质量的严重透支。要实现主动转型,在观念上要承认自然价值,在伦理上要传播责任伦理,在生产上要转为非线性的循环生产方式。“因为我们否认自然价值,所以我们的生产方式采取了线性非循环生产方式。投入了资源就不计入成本,不需要金钱,不需要付费。投入了资源,生产就会排放废物。科学家有数据统计,投进100份的资源只有10%变为产品,90%都作为废物排放。”

  余谋昌说:“我们提倡绿色消费,紧缩消费,低碳消费。我们要有一个高消费的人对低消费的人进行补偿,这才是公正消费。”

b体育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图纸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终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