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浅谈药食同源与饮食养生
日期:2023-01-10 15:26 | 人气:
b体育药食同源是指中药与食物是同时起源的,许多食物本身也是中药,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四性”“五味”理论融入食物中, 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四性”“五味”。食物的“四性”,即食物分寒、热、温、凉四种性质,“五味”是指食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味道。在科技发达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注重健康饮食、追崇食疗。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有对饮食的阐述,若要“安身”“必资于食”,因“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因此,养生当通过饮食补益气血,养以疗疾。《素问·脏气法时论篇》云:“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了解食物的“四性”“五味”,有利于人们合理地选配食物,从而预防疾病、促进食欲,增加营养,强健身体。
食物有温、热、寒、凉四种性质。寒性、凉性食物有清热、解毒、滋阴、凉血、泻火、生津等疗效,可治疗热证;温性与热性的食物有温经、散寒、活血、通络、助阳、补虚等作用,适合治疗寒证。食物的寒热温凉是从食物作用于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是与所治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对而言的。凡是能减轻、消除温热病证或者引发寒凉性病证的食物属寒凉之性, 如螃蟹、豆腐;凡是减轻、消除寒凉病证或者引起热性病证的食物多为温热之性, 如红糖、生姜、羊肉。除“四性”外, 实际上食物还有平性, 其寒热性质不明显, 如豇豆、粳米等。
狭义的“五味”指食物中的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酸收敛、苦燥湿、甘缓急、辛发散、咸软坚。《素问·至真要大论篇》曰:“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b体育”根据归经理论,饮食五味在生理情况下可补益调养五脏,在病理情况下可治疗五脏的各种疾病。《素问·脏气法时论篇》提出五味治五脏病的原则:“肝苦急,b体育急食甘以缓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用苦泻之,甘补之”。
现代医学认为红色食物含有较多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等,故表现为酸味。绿色食物以水果、蔬菜等植物类食物为主, 如苦瓜、青豆等,这类食物中含有较多的生物碱,因此,绿色食物多有苦味。甘味食物中营养物质丰富多样,故甘味食物与食物颜色之间对应关系不明显。
“五色”即青、赤、黄、白、黑。红色食物滋养心脏;黄色食物滋养脾脏;绿色食物滋养肝脏;黑色食物滋养肾脏;白色食物滋养肺脏。饮食当遵循季节变化,顺应四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食物助养五脏,保持人体阴阳平衡。春三月,人体阳气生发之时,饮食当顺应肝气。《素问·藏气法时论篇》云:“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枣、葵皆甘。”夏三月,人体阳气最盛之时,饮食养生应顺势而养,“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秋三月,万物成熟而平定收敛,此时阳气渐敛,阴气始生,秋令宜食苦以坚肺,“肺色白,宜食苦。麦、羊肉、杏、薤皆苦。”冬三月,阳气深藏,阴寒之气大盛,冬季饮食应护阴潜阳,“肾色黑,宜食辛。黄黍、鸡肉、桃、葱皆辛。”
现代医学认为青色食物即绿色食物,多富含维生素、纤维素和叶酸成分,如菠菜、芹菜、西兰花、苦瓜、猕猴桃等;红色食物多富含天然铁质,以畜肉、红色果蔬为主,如猪肉、牛肉、樱桃、大枣等;黄色食物可提供优质蛋白、脂肪、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其中维生素A、D含量较为丰富,如南瓜、玉米、土豆、花生、杏等;白色食物以能提供碳水化合物的谷物食物为主,如米、面、牛奶、豆腐、山药等;黑色食物富含丰富的氨基酸,如黑芝麻、黑米、紫菜、蓝莓、桑葚等。
作者简介:博士,副主任医师,河南省学术带头人,河南省首届中医药青苗人才代表性继承人,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康复分会常委、b体育河南省康复医学会生殖分会常委、河南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师从国家级名老中医周世印,擅长利用中医药治疗肿瘤、消化、结节、妇科、男科等疾病,主持国家、省级、厅级课题十余项,获河南省科技进步奖1项、河南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两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