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讲堂第一讲b体育“对话低碳生活”
日期:2023-07-29 01:05 | 人气:
b体育[人民网]:人民日报社社长张研农、人民日报社总编辑吴恒权、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会见来宾 [14:42]
[人民网]:陪同会见的有: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杜飞进、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袁建达、人民网常务副总裁廖玒、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 [14:44]
[人民网]:《委员讲堂》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与《中国政协》杂志社联合举办 [14:50]
[人民网]:《委员讲堂》将邀请政协委员围绕当前社会热点话题进行解读,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 [14:59]
[主持人]: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以及正在收看人民网图文视频直播的全球网友朋友们大家下午好。 [14:59]
[主持人]:欢迎各位光临由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与《中国政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委员讲堂”开播仪式现场。我是人民网主持人吴婧。 [14:59]
[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荣幸地给大家介绍一下今天参会的各位嘉宾,他们是全国政协常委、副秘书长,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刘晓峰;全国政协常委、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李育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原副主席胡珍;全国政协委员、第二炮兵原副政委程宝山;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村政策研究室主任李成贵;《中国政协》杂志社副社长王君光;以及到场的各位政协委员代表,欢迎大家。 [15:00]
[主持人]:今天主办方的领导,他们是人民日报副总编辑马利,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主任杜飞进,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副主任袁建达,人民网常务副总裁廖玒;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 [15:00]
[主持人]:为进一步加强政协宣传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全国政协的工作大局,我们“委员讲堂”将以政协履行职能的窗口、委员展示风采的平台、网友交流互动的桥梁为宗旨,促进广大网友对政协组织、政协委员工作的了解,以网络视频讲坛的形式宣传政协工作,扩大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声音,就民生热点、知识普及等为网友答疑解惑。本次活动的盛况我们将通过人民网进行全球直播。首先掌声有请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女士为我们今天的活动致辞。 [15:01]
[马利]:尊敬的各位委员、各位来宾b体育、同志们,下午好。今天人民网十分荣幸地迎来了我们最尊敬的委员们,张研农社长和吴恒权总编辑委托我代表人民日报社向你们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欢迎,也为“委员讲堂”的成功开播付出心血和努力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15:02]
[马利]:两会召开之际,开播“委员讲堂”让广大的网友倾听委员们的声音,领悟委员们的真知灼见,在网上交流切磋,互动启迪,这是我们和广大网民的共同愿望和期盼。 [15:03]
[马利]:宣传中国领导下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人民日报、人民网的职责所在,长期以来,人民日报、人民网一直关注着政协,关注着政协委员,关注着协商民主进程中的不断进步。 [15:03]
[马利]:进入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人民网不断地创新宣传的报道方式,扩大宣传报道内容,提升宣传的质量。主席曾经对人民日报的《议政建言》周刊,对于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十分肯定,他认为,这是宣传人民政协工作,交流政协工作经验建立了一个有力的阵地,也为广大群众了解政协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窗口。 [15:04]
[马利]:今天,我们把各位委员请来,在网络讲堂中与广大的民众见面,用新媒体搭建起与民众直接交流的新的平台、新的渠道。这种交流的方式本身也就是一种创新。很快李育才、林而达和王光谦委员就将在网上和我们广大的网民见面了,他们对大家十分关心的低碳生活等问题与网民直接交流对话,我相信,通过人民网这个平台,将充分体现协商民主的魅力,展现网民提问的睿智和政协委员们回答网民提问的风采。最后祝愿“委员讲堂”越办越好,各位委员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15:05]
[主持人]:接下来请允许我为大家宣读一下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为我们今天的活动发来贺信。 [15:05]
[主持人]:欣闻由人民日报社政文部、《中国政协》杂志社、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合办的“委员讲堂”网络视频栏目今天顺利开播了,这是运用人民政协的智力优势,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的新闻宣传工作方面的新举措,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对该栏目的成功开办表示祝贺! [15:06]
[主持人]:我们希望人民网“委员讲堂”栏目,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照“政协履行职能的窗口、委员展示风采的平台、网友交流互动的桥梁”的宗旨,精心组织选题、周密安排制作和播出,为打造一档新的有影响力的人民网网络视频品牌栏目而努力探索,为宣传人民政协工作,展示委员风采而贡献力量。全国政协办公厅新闻办公室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五日 [15:07]
[主持人]:接下来我们有请全国政协委员代表、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为我们今天的活动致辞。 [15:08]
[李君如]:各位来宾,朋友们b体育,下午好。我们在这里举行人民网“委员讲堂”的开播仪式,我想这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讲堂,特殊在哪里呢?一是特殊在它在信息化时代里面要运用网络视频这种形式开设一个讲堂;二是这是全国政协委员为广大网友服务的一个讲堂。因此,我建议,在座的朋友们,为人民网“委员讲堂”的开播鼓掌。同时对本次活动主办方的辛勤工作也表示感谢。 [15:09]
[李君如]:这里讲到主办方,谁是这一讲堂的主办方呢?人民日报社的政治文化部、人民网的中国政协新闻网和《中国政协》杂志社,这三家是这一讲堂的主办方。刚才人民日报副总编马利同志已经介绍了人民网举办这一讲堂的思路和他们的期待。我相信,有关各方一定会同心协力地办好这个讲堂,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加强政协委员与广大人民群众的联系,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提供精心周到的服务。 [15:09]
[李君如]:这个讲堂名字叫“委员讲堂”,显然是为政协委员履行职能提供的一个新平台。人民政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这一组织在60年前已经创立,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一个组织,成为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一个重要机构,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个重要形式。这三句话就是人民政协的性质,说明它的作用很大,尤其对推进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很大,它非常突出地承担起了一个协商民主的功能和作用。 [15:09]
[李君如]:讲堂活动可以说是我们政协委员创新履职方面的一次努力和尝试。作为一名政协委员,我想我们有责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更高的政治热情、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深入社会、深入实践,围绕社会工作中心大局,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民主政治的推进建言献策,贡献我们的才智和力量。我想代表大家说这么几句线]
[主持人]:谢谢。接下来我们掌声有请人民网副总裁官建文先生为今天的活动致辞。 [15:10]
[官建文]:各位委员、各位来宾,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委员讲堂”主办方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中国政协》杂志社,代表人民网的广大网友向各位领导和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 [15:10]
[官建文]: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即将召开之际,我们联合举办“委员讲堂”这个栏目,这是一件恰逢其时的好事情。今天,电脑和网络已经成为我们不可或缺的工具,互联网不仅改变着现实生活图景和舆论生存机制,也为人民群众参与政治生活增添了更为开放和便捷的路径。政协委员需要密切联系群众,了解和反映群众的愿望和要求,互联网为委员们的这一需要增添了新的更加便捷的渠道,人民网通过“委员讲堂”为各位委员提供了一个为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建睿智之言、献务实之策的服务平台。我们相信“委员讲堂”能够充分发挥委员的专长和影响,展示委员开放和民主的姿态,展现人民政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同时,也将更好地增进广大网友对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的了解。 [15:11]
[官建文]:我们相信,通过举办“委员讲堂”,人民日报、人民网的报网融合,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与《中国政协》杂志的深度合作将进一步加强,权威性、大众化、公信力将得到进一步体现。 [15:12]
[官建文]:今天“委员讲堂”正式开播,在全国政协领导和各位委员的关怀和支持下,经过相关各方的共同努力,扎实工作,和网友的积极参与,“委员讲堂”必定会越办越好b体育,真正成为网民们喜爱的栏目。谢谢大家。 [15:13]
[主持人]:下面我们请全国政协常委、农工党中央专职副主席刘晓峰和人民日报社副总编辑马利一起上台为我们启动“委员讲堂”的开播球。 [15:13]
[主持人]:随着启动球的触摸成功,今天“委员讲堂”的启动仪式也顺利成功。谢谢二位领导。 [15:13]
[主持人]:我们今天的“委员讲堂”开播仪式活动就结束了,让我们稍作休息,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关注由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李育才;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进行的“委员讲堂”第一讲“对线]
[主持人]:大家下午好,欢迎大家收看由人民日报社政治文化部、人民网中国政协新闻网与《中国政协》杂志社联合举办的视频节目“委员讲堂”。今天是“委员讲堂”第一讲 “对话低碳生活”。首先给各位介绍一下坐在我身边的三位委员。我右边的这位是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李育才;中间这位是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林而达委员;这位是全国政协常委、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 [15:30]
[主持人]:今天三位领导来到我们这儿做客,第一讲是“低碳生活气候变化带来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的网友知道之后,也提出了很多问题。第一个问题是人民网今年推出的 2010年“两会”十大热点调查,其中低碳经济是网友投票当中最低的一个,可能网友对于低碳这样一个观点还没有一些认识。所以我们先请李局长给大家介绍一下低碳究竟怎样去理解。 [15:31]
[李育才]:我作为一名政协委员,能与广大网民在一块交流,感到非常高兴。所谓低碳经济,就是在我们全球变暖以后,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率先由英国,《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白皮书提出了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问题是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又一个非常好的文明形态。这个问题的核心内容就是低排放、低消耗、低污染,自此也就拉开了低碳经济序幕。比如低碳科技、低碳社区、低碳发展等等。 [15:34]
[李育才]:所谓低碳生活,对于我们人的行为来说,就是要尽量地不用或者少用化石性能源,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且尽量少用能耗,尽量地不坐车,多走路。另外,低消耗,少吃肉,这样规范自己的行为。首先大家要把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理念树立起来,催生低碳经济,催生低碳产业,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促进低碳经济发展,从而达到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5:38]
[主持人]:扩大低碳生活在广大网友心中的影响力,是不是也要从您刚刚说的几个方面入手呢? [15:39]
[主持人]:谢谢李局长。党的确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战略目标,首次也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并列的一个地位,共同构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请教一下王主任,目前我们的低碳生活究竟还有哪些路要走? [15:39]
[王光谦]:按照我的理解就是八个字:“文明生活、科学发展”。 [15:40]
[王光谦]:在文明生活方面,低碳的提出就是因为我们的高碳,与我们现在的生活方式有很大的关系,就是我们生活中有很多不符合生态文明的方面,比如,在城市里面行走,开着悍马,每百公里耗油40升,本来人家3升就能解决的问题,你要40升;又比如现在外面冷得要命,零下好多度,你却在房间里边呆着,穿着短袖,温度开得很高,类似这样。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而不符合生态文明的要求。我们勤俭节约这一套应该回来,但它是两方面的。不能说因为我们现在要低碳了,干脆汽车也不坐了,天天跑步去。从老家过来,本来坐车两个小时,现在走路要走半个月。 [15:43]
[王光谦]:在科学发展方面,把低碳经济作为科学发展的指针,我们发展中国家还真是做不到低碳的发展,但是,一定把科学发展的这套理念,包括技术、生产方式各个方面作为我们的一种指针放进来,如果让我来说,就是八个字:“文明生活、科学发展”。 [15:44]
[主持人]:今年在上海举行的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加美好”,其中提出了一个目标,就是推广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的理念,成功实践和创新技术,寻求发展中国家的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对于我国如何寻求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想就这个问题请教一下林委员。 [15:44]
[林而达]:我们听到世博会有一个响亮的口号就是“低碳世博、绿色出行”。我想这表示了全世界人们的一个共同心愿,就是团结起来,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内容。世博会是全世界各国科技发展的一个很高水平的展示会。据我了解,很多国家代表,包括我们中国,都准备将可持续发展、低碳的技术,在这个会上展示,我们也期待低碳世博和绿色出行的理念能够在世博会上取得成功。 [15:48]
[主持人]:有网友提出,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就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和氢能经济、生物质能经济,但是现阶段太阳能发电的成本是煤电、水电的五至十倍,所以说一些地方风能发电价格就高于煤电和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风能、太阳能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在政策支持上,您觉得国家应该如何扶持风能,包括太阳能等环保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15:48]
[王光谦]:这个问题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太阳能、风能,因为它不成熟,确实它的成本很高,政策上应该扶持,从哪几个角度呢?第一,价格上。风能可能做不到七毛钱一度电,水能发电最便宜的,三门峡水电站,前几年上网的时候才一毛一分钱,现在一毛七分钱,这个价钱差别很大,政策一定需要补贴,七毛钱或者九毛钱的成本也要收购。水能刚开始发电的时候,也是成本很高,大家用得多了,量大了,技术好了,价钱肯定就降下来了。除了政策手段,最重要的一个是经济和政策联合运用的手段,就是应该成立碳排放的基金,排放碳多的就得多交钱,成立一个基金,补贴目前清洁能源,但是,它成本比较高。 [15:51]
[王光谦]:回答这几个问题之后,你刚才提问里面漏了一件事,目前来说,最大的清洁能源是水电,这个市场目前比较成熟,而且我们国家很有前途,我们国家开发了25%,还有70%以上还可以开发,美国已经开发到70%,挪威开发到90% [15:52]
[王光谦]:所以,只有这个是目前来说最清洁,而且可以大量替代的、成熟的,这个政策也要扶持。你刚才为什么没提它呢?就是认为它是成熟的,从技术上讲是这样,从商业上讲也是这样,但是从低碳角度讲,还是要发展的。它也有些新的问题,比如移民问题、生态保护问题,这些新的问题也需要重视。因为它是最重要的,风能、太阳能等加起来现在还不如它,所以不能忽略掉。 [15:54]
[王光谦]:目前来说最现实可用,最大的清洁能源,各位朋友们一定不要忽视掉这一块。 [15:54]
[主持人]:我们知道曾经说过保护耕地面积18亿亩的红线不可动摇,现在就有网友提出来,是不是也可以对这个生态建设提供一个红线的保护,这样每县市划定一定比例的生态环境较好地区作为一个基本的红线生态保护区,请教一下李局长,您觉得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怎么样? [15:55]
[李育才]: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非常好,也非常重要。中国18亿亩耕地不能动摇,咱们国家现在是43亿亩林地,其中国有林地25亿亩,集体林地28亿亩,但是我们国家林地现在每年以2500万亩的速度在减少,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照此减少下去,若干年之后将不堪设想。网友提出的这个问题,我觉得非常好。我完全赞同。 [15:56]
[李育才]:现在来看,我们国家正在进行集体林权制度的改革,党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十号文件,这无疑对促进林业生产力的发展是一个很大的福音。林木每生长一立方米木材,就能够吸收空气当中的二氧化碳1.83吨,同时,能放出氧气1.62吨,所以我们林业面临的问题,一个是加强森林防火,加强病虫害的防治,要控制打击滥砍盗伐等。特别是中国中幼林面积比较大,人工林面积居世界第一位,中幼林在林地生长当中是最快的,今年我们也准备召开森林抚育经营大会,林木不但量要扩张,而且质量要提高。再一个,要把木材利用好。所谓利用好,就是说,要发展林业生物质能源,最近期间,南京林业大学的张齐生教授和北京大学的洪浩博士都在林业生物质能源方面研究和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突破,这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16:06]
[李育才]:如果把林地保护的问题作为一个指标和红线分配到各个省市自治区,分配到每一个单位,我觉得这无疑对中国的森林资源的管护都是一个很大的促进。特别是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的多样性等等,这方面的问题,网友提出来的很重要,我完全赞同,应该加大这方面的保护力度。 [16:08]
[主持人]:我们知道垃圾分类这一环保举动在政协委员已经呼吁了很多年了,但是目前以北京来讲好象还没有真正落实到各家各户当中去,请问一下林委员,从您的角度来看,促成垃圾分类有没有更加实际的方法和办法? [16:08]
[林而达]:垃圾的现代处理方式一般是两种:一种是填埋,一种是焚烧。这两种方法都要消耗很多的能源。但是,垃圾当中确确实实还有很多东西可以被循环利用。为什么利用不起来呢?也是因为手续比较繁杂,如果没有居民提供帮助的话,我想这是比较困难的。我们倡导低碳生活这种意识,就要考虑到如何减少在垃圾处理上的能源消耗,每一个人稍微动一下手,把这个垃圾分类,使能够循环利用的东西再利用,这样可以减少很多能源消耗 [16:08]
[主持人]:我们也通过人民网网友留言发现,大家对于不环保的讨论点其实主要集中在日常生活当中,能不能请林委员告诉我们,我们的衣食住行如何可以让生活更加低碳? [16:09]
[林而达]:我理解的低碳生活是低碳小康生活,这个问题是两个方面,一方面我们还有很大的任务,要提高和改善我们一亿五千万贫困人口的生活,但是同时,我们确确实实存在着浪费,这个浪费会造成碳的高消耗。比如吃饭,我们的粮食刚刚能满足供应,但是,又存在浪费粮食的现象。科技部出了一本小册子叫做《全民节能减排手册》,上面估算了,如果我们一个人一年节省一斤粮食,全国就能减少62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当然也有人说,饲养牛羊会造成甲烷排放,引起气候变化,联合国某些数字说它的排放量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18%,还有的说更多,加上屠宰、运输、冷冻、储藏等等,甚至有时候占到整个温室气体排放的一半。不管怎么说,它至少有3%到5%。当然,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农民吃肉的水平很低,我们还应该改善生活,适当地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同时我们要减少浪费,特别是牛羊肉包括猪肉的浪费,科学家们计算,如果每人每年能减少一斤肉的浪费,一年可以少排放90万吨二氧化碳,也是一个很大的量。 [16:12]
[主持人]:李局长,有网友提出,当今官员履职考核还是不是要以经济的GDP衡量,何时能够实现绿色的GDP考核,应该如何检验? [16:12]
[李育才]:我觉得这个问题提得很科学、很好。首先,绿色GDP考核作为政府官员的一种政绩,这也是一种国际惯例。我觉得,主要的思想就是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一时繁荣,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16:13]
[李育才]: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如果把每个官员所管的单位,它的GDP所占的绿色比例,比如,林地面积、林木采伐量、节能减排、绿地面积等等,这些要列入政府官员考核指标,就能够使我们的导向更科学、更合理,实现落实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目的。 [16:14]
[李育才]:在这个方面,主要是要把这个方面的理念贯彻到我们的实际行动当中去,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这样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也是全世界倡导的理念。 [16:16]
[主持人]:也有网友提出提倡低碳生活其实就是新一轮的科技革命,中国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王主任,能不能跟我们解释一下如何支持新低碳技术的开发、创新和利用? [16:17]
[王光谦]:这个问题非常重要。我最近学习的讲话“让科技引领经济”,我大概看了五遍。我有两点体会:第一,每一次新技术革命是整个社会上一个新的层次的重要的机会,还有每一次金融危机也是这种机会。最近几十年来,大的科学发现是不多的,但技术进步很多。 [16:17]
[王光谦]:这一次低碳经济要求我们必须这样做。一是能源方面,我已经看到苗头,就是我们万物生长靠太阳,所有的能源几乎都是来自于太阳,如果太阳能的利用率从现在的 8%提高到24%,我已经看到资料说能够有这样的可能,能够达到很大的进步。还有新材料,比如塑料电池,它的蓄能的能力就很强,还有很多减排的技术,比如电动汽车,如果蓄能电池解决了,肯定是可以的等等,类似这样的。因为低碳最重要的还是减少排放二氧化碳,所以环境保护这些技术,怎么减少碳的排放,怎么少产生碳,另外把碳储存起来。这样的技术是系列的、成套的技术。我们抓住这个机会,应该说我们就能实现超越、引领经济发展。现在技术层面上是一回事,我觉得我们和国外的水平差得不太多,包括我们这些科技人员都在努力地这样做。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政策层面和资本层面上有很大问题。房地产这么赚钱,我投进去一百万,明天就是两百万的时候,傻子都不去给你搞太阳能的电池、分布式的发电机等等。 [16:21]
[王光谦]:我也呼吁我们国家在政策方面一定该鼓励的鼓励,让配套中的新技术可以看到希望。十年二十年之后,我们站到这一轮发展的起跑点上,我们就能站在领跑的位置,技术上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是我觉得我们在经济模式方面有点问题,没有这个信心。 [16:22]
[主持人]:如果说到低碳经济,可能有一个和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低碳饮食”,这也是一个新的概念,我们想请教一下林委员,能不能给“低碳饮食”为大家做一个说明,我们如何从内到外地让低碳离我们生活都近,内外都健康? [16:22]
[林而达]:不管种庄稼还是饲养动物都要耗能,我们的想法就是怎样减少这些能源消耗。比如,我刚才讲的节约粮食的问题、节约肉的问题。国际上也有一种说法,认为吃素就可以低碳。饲养动物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甲烷,造成温室气体的排放,引起气候变化。不管是吃饭还是吃肉还是吃菜,都需要不浪费,如果我们不浪费,节约一斤稻米,全国就可以少排放60万吨二氧化碳,不浪费一斤肉,我们就可以少排放90万吨二氧化碳,我相信种蔬菜,少吃,也是可以节省的,实际上最提倡的就是不要浪费。 [16:22]
[主持人]:我们知道城市和农村在发展低碳生活上肯定有不同,所以想请教一下李局长,城市和农村在发展低碳生活上究竟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16:25]
[李育才]:一般来讲,城市能耗要高于农村。我是农民出身,对农业、农村和农民比较了解,所以我觉得有三个方面:一是要把自己房前屋后、荒山、荒地、荒坡都绿化起来,一个是美化环境,第二又增加了碳汇,增加了经济收入。二是农村一般使用的是生物质能源,尽量把灶台改造一下,使灶台能够节省燃料,少用生物质燃料。三是搞一些沼气池的建设,循环利用废物,这样一方面减少消耗,另一方面也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所以我觉得广大农民兄弟在这个方面应该可以有所作为。 [16:25]
[主持人]:非常感谢今天三位委员来到我们的“委员讲堂”栏目,和我们共同分享了低碳生活对于我们目前社会的影响以及今后如何创造更好的低碳生活,感谢现场的观众和网友收看我们本期的节目,今天非常感谢委员们展示了他们的风采,接下来我们的“委员讲堂”还会请到更多的委员,并且会有更多精彩的话题等待着和大家一起分享,感谢大家收看我们本期的节目,再会! [1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