舂菜到底是云南还是东南亚的?b体育

日期:2023-07-30 20:50 | 人气:

  b体育篆新农贸市场,昆明最网红的菜市场,是许多外地人认识云南美食的第一站。挤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深入市场最里的摊位,总能被一口木臼吸引 —— 与家中用来捣蒜的臼不一样,它至少被放大了 4 倍。

  嬢嬢捡几个烤好的茄子、辣椒,带着黑乎乎的斑点,佐伴花生、柠檬、大芫荽等料头,丢进臼中,手执木杵,挥摆双臂捶打食材,动作干脆、利落。这种独具特色的烹饪手法叫「舂」(chōng)。

  「舂」是云南常见的一种凉菜烹饪方法,将食材、香草等放入臼中,以杵快速捶打。比起普通凉拌,「舂」菜口感软烂,香草等佐料的香味释放充分,口感厚重过瘾。© 放猪江湖

  「舂」是最古老的汉字之一,出现在甲骨文中。甲骨文里的「舂」,可以被拆解为 3 部分:两只手、「午」以及「凵」(kǎn)。「午」通「杵」,「凵」类似「臼」。「舂」字形象地展示了这样一个场景 —— 人用双手持棍或棒,在容器中捣碎东西。「舂,捣粟也……古者雍父初作舂。」清代陈昌治刻本《说文解字》不仅清楚地说明,「舂」的意思是让粮食脱粒去壳,或者捣碎谷物,还指出传说中黄帝的臣僚雍父,是最早发明这项食物加工技术的人。

  要实现「舂」,「杵」与「臼」两种工具必不可少。中国古代,石杵和木杵都很常见,臼也分为地臼、石臼、木臼、陶臼等。考古证据显示,杵和臼最迟出现在旧石器晚期。湖南芷江泥石坪旧石器遗址中曾发现过石杵,位于江苏、河南、湖北等地的几个遗址则有地臼出土。这表明「舂」在中国的历史远超黄帝时代,可能已有数万年。

  「舂」最早用于粮食脱壳,至今仍有不少地方保留此此法。© 中研院民族所博物館

  秦汉以后,人们在杵和臼的基础上,发明出依照简单机械原理设计而来的多种碓,包括踏碓、水碓、畜力碓等。据《中国食料史》描述,踏碓利用杠杆原理将一根长杆连在木架上,杆的一端装着碓头,下面置一石臼,人踩踏杆的另一端,碓头翘起,脚一松,碓头落下舂打臼中的谷米。碓的使用,无疑让「舂」的过程变得省时省力。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舂车、连机水碓等一批新工具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谷物加工的效率。于此同时,我国中原地区还确定了「冬舂米」的原则。《齐名要术》载:「春稻,必须冬时积日燥曝,一夜置霜露,即舂。」其原因在于,春天的稻谷易碎、损耗大,而冬季经过曝干和沾湿的稻谷,舂起来既省力也容易得到完整的米粒。这样的原则,直到近现代还有许多地方遵循。

  傣味舂鸡脚。鸡脚焯熟后,与西红柿、胡萝卜、空心菜、青柠檬、冲天椒、小米椒、豇豆、香菜、大蒜头等一起放入木臼,舂至软烂入味后,加入调料即可。© 鱼游天下

  当今中国的饮食语境下,「舂」不仅是谷物加工中必要的步骤,还是一种日渐流行的烹饪方法,尤其在云南。国家特一级厨师、昆明饭店前厨师长张豫昆曾在《滇菜的构成及其特点》一文中为「舂」下定义:「将各种生(熟)的时蔬、野菜、野菌、野笋或熟的禽类野味、河鲜等食料,加精盐及各种作料加入碓窝或竹筒中舂细后食用的一种方法。」不难发现,这里既包含汉语「舂」字的原始含义,又融入了野菜、野菌、竹筒等充满云南风情的元素。可见在云南人眼里,「舂」的内涵远比《说文解字》中更复杂、更丰富。

  云南是公认的中国稻作文化的发生地及重要热点地区之一。早在 4000 多年前,居住在洱海附近的云南先民已开始驯化、培育稻谷,并制造出多种方便耕作与加工稻米的农具,以及类型和材质各异的舂具。其中,制作简单的手碓最为常见。云南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唐榕,曾细致梳理过本地出现的舂具类型 ——「盐(研)臼」「舂筒」「盐(研)盆子」等,材料一般是竹子、木头和石头,滇中等地也用铜、铝等金属制作。此外,手碓、踏碓、水碓等中原地区常见的舂具,也在历史上各个时期逐渐传入云南。

  舂具除了被云南人用来加工谷物、香料等干性原料以外,也是制作粑粑、饵块等主食的「秘密武器」。饵块就是将大米经过淘洗、浸泡、蒸煮、舂泥或挤压、定型、冷却等步骤后做成的。历经多代发展,云南人还把「舂」从制作主食的手法,变成加工副食的「秘诀」,以「舂」法加工出的凉拌菜便是代表。

  亚洲食学论坛主席、浙江工商大学教授赵荣光曾提出「饮食文化圈」的概念。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过不断碰撞、融合与发展,至近代以前一共形成了 12 个地域特点鲜明的饮食文化区,其中包括以云南为中心b体育,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西南地区饮食文化圈」。「舂」就是其中与汉族饮食习俗明显不同、体现少数民族自身文化的饮食代表。各个少数民族都有拿手的舂菜 —— 彝族的舂鹌鹑、舂辣子鸡;布朗族的舂螃蟹;阿昌族的舂南瓜尖;德昂族的舂鱼腥草、竹筒捣菜;苗族的捣鱼等。

  舂酸多依,酸多依即小酸木瓜。舂菜的食材并不固定,蔬菜、肉食、水果皆可。© 敢于胡乱

  几乎云南各地都能吃到舂菜,但在云南南部、西南部最为丰富和流行。靠近亚热带和热带交汇地区的雨林、山地与河谷中,聚集着傣族、景颇族和哈尼族。常年炎热、潮湿的气候,以及丰富的香草,让清凉开胃的舂菜大受欢迎。

  云南饮食作家梁玉虹曾将傣族饮食的口味概括为:「酸、辣、香、苦、冷。」柠檬舂干巴、舂苦凉果和舂鸡脚三道菜,正好涵盖了这五味,是傣味舂菜的精髓。各种舂出来的喃咪(傣语酱的意思)质地浓稠,类似莎莎酱,根据食材不同,味道或酸辣、或鲜咸、或香甜、或苦麻,用来蘸食蔬菜、烤肉或米饭,解腻增香,开胃下饭。

  一坐一忘把舂菜带进天津的美食市集。以舂菜、包烧为代表的云南南部、西南等少数民族菜品,食材新鲜奇特,味道独特,酸辣开胃。近些年,许多云南餐馆,除了经营经典云南菜外,还将其推广到全国餐桌。© 一坐一忘

  舂鸡、舂鳝鱼、烧舂牛肉等是景颇族的特色。景颇族和傣族世代毗邻而居,饮食习俗十分相似。不过,和傣族相比,景颇族对舂菜的依赖似乎更甚。「舂筒不响,吃饭不香」这句食谚,就来自景颇族。生活在山地、河谷的哈尼族,对于舂野鸡、舂白参等美味同样着迷。哈尼族源于古代羌族,一方面保留着游牧民族重烧烤、烹煮的传统,另一方面又充分融入云南当地,形成了喜食凉拌菜的习惯。

  如果你去过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或许对前文提到的木臼不会感到陌生,街边小吃摊及餐厅都有用它「舂」出来的菜品。几年前,我曾和泰国、老挝的朋友去往云南南部。舂木瓜、舂鸡脚、舂豇豆……面对端上来的一道道菜,他们似乎比我还熟悉,而我作为云南人却反而有了「客人」与「他者」的奇妙错位感。

  与大部分汉族人相比,傣族、景颇族、哈尼族等云南少数民族,不论从族群来源、生活环境还是文化习俗上来说,都与境外的相应民族更加接近。德宏与西双版纳两州紧邻边境,当地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等跨境而居,饮食习惯长期受到缅甸、泰国、老挝等的影响,人们有生食、凉食的习惯,尤其喜欢吃酸、冷、辣的食物。傣味便与缅甸、老挝、泰国、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的热带地区风味一脉相承。

  人类学家彭兆荣认为「饮食是人们最日常,也是最为重要的功能性身体表述和文化记忆,它也就成为突出族性和族群认同的基本要素。」对于云南边境跨境而居的多个少数民族来说,舂菜无疑是他们联系感情、建立认同、构建记忆的重要媒介。一个民族所谓的「体质特征」,不完全依赖客观、外在的遗传学逻辑而存在。人们可以主动选择、想象与建构自己的共同体。舂菜,或许便是建构这样一个共同体的起点之一。

b体育流程

免费咨询

提供图纸

免费设计

免费报价

无忧安装

终身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