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现代话语世界
日期:2023-08-06 00:53 | 人气:
b体育翻一下《现代汉语词典》(以下简称“现汉”),那些最新收入的热词颇能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的说话水平,而话语的背后,蕴藏着的是我们对这个时代的理解和反应。因此,只有读懂新词,我们才能读懂时代,才能好好说话。
溯源:产生于英国,叫NEET族,意谓一些不升学、不就业、不进修或参加就业辅导,终日无所事事的人,在16-18岁之间,传入中国后,年龄范围更广。据统计,全国有65%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啃老”问题,如父母支付结婚费用、帮助还房贷等。
评点:CPI上涨,工作难觅,加上本身又不够努力,只能家里蹲啃老。不知道啃老族翻不翻词典,看到了这个词后作何感想?
释义:名词,指受过高等教育、聚居在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农村、在大城市就业打工的年轻人。
溯源:得名于社会学家廉思。他对北上广等大城市的80后群体进行了广泛调查,发现其中存在着“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他们学历不低,收入却仅为2000元左右,人均居住面积不足10平米。根据这一特征,廉思命名其为“蚁族”。
评点:无老可啃,或虽有老而不愿啃,就有可能成为蚁族。其实应该把它理解成中性词:既象征着向上的潜力,也意味着沦落的可能性。未来如何,取决于蚁族本人。
溯源:蜗居是个老词,据说1000多年前就有了,现代作家宗璞还写过一本反映知识分子蜗居生活的小说。不过,随着六六的小说《蜗居》及其同名电视剧的热播,老词发新芽,又成了时髦词汇。
评点:从古代到当代,蜗居的基本词义未变,却又添了几分悲凉色彩。也正常,啃老族、蚁族,还能指望住宫殿么?
溯源:兴起于2008年,背景为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中国80后愈发难以承受不断高涨的房价和结婚成本,遂打破传统观念,即便无房无车无钻戒也要结婚。2011年根据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裸婚时代》热播,把裸婚一词传向社会各个角落。
评点:哪怕蜗居做蚁族,也不啃老、不房奴。这说明尽管爱情是需要物质基础的,但基础断不等于奢侈和不自量力。
释义:称失去某种自由的人,特指为了偿还贷款而不得不辛苦劳作的人(含贬义或戏谑意),如房奴、车奴。
溯源:“奴”字历史悠久,但和车奴、房奴搅在一起,则是当代中国特有的现象。2007年教育部已经把“房奴”列入汉语新词,这次新版现汉将其收入,可谓顺理成章。
评点:车子是给人开的、房子是给人住的,可为了能开上车子、住上房子,人又要背负沉重的贷款,结果,成了车子和房子的奴隶。这,似乎只能用“异化”来形容了。
溯源:由于房价飞涨,很多没踏准节点的人已无力购房甚至租房,为此,近些年地方政府推出廉租房,以缓解住房困难。与之同类的词汇有经济适用房,亦收入现汉。
评点:对艰难为生的人而言,能住进廉租房或经济适用房,就是人生的一大飞跃了。
释义:名词,指整天待在家里很少出门的男子/女子,多沉迷于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
溯源:传自日本,原意为沉迷于漫画、电脑之类的年轻人,也称“御宅人”。不过传入中国后,内涵有所变化,和现汉给出的描述并不完全吻合,而是还带了些温和、调侃、时尚的意思,并没有明显的贬义。
溯源:北方俗语,在东北尤其流行。自从赵本山在2001年春晚小品《卖拐》中塑造了“大忽悠”形象后,这个词红遍大江南北,至今还活跃在人们的口头上。2002年、2005年修订时“现汉”未做出反应,而此次新版的收入,表明其地位已得到专家的认可。
释义:1,动词,给予力量;给予支持。2,动词,出力、尽力。3,名词,带劲儿。
溯源:源自于闽南语,有很棒、精彩之意。2010年《人民日报》在头版头条的标题上用了这两个字,顿时登堂入室,具有了正式身份。如今,“给力”已经融入生活,成为人们的口头禅。与之同类的“力挺”亦收入现汉。
评点:好吧来点正能量,生活并不是时刻处于亚健康,即便你是蚁族,你裸婚了,只要够给力,前途还是美好的。当然道路总归是曲折的。
释义:动词,在公开场合表达自己的主张,多指对他人的主张或行为提出反对意见(多用于中国台湾地区)。
溯源:正如现汉的释义,“呛声”来自中国台湾,且起初有特指。但由于“呛”字非常形象、动感十足,遂被频频适用于选秀、相亲等电视节目中,广为人知。
溯源:在粤语、客家话等方言里,“糗”一直带有贬义,如糗事、出糗等,不过运用范围少。不过伴随着港台影视剧的传播,加上网络的放大效应,这一说法不胫而走,从方言词汇进入到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现代汉语体系。
释义:动词,用在动词或名词前,表示情况与事实不符或者是被强加的(含讽刺、戏谑意),如被就业、被小康。
溯源:2009年,在各项调查中,“被”都名列年度热词榜首,尤其是被就业、被代表、被小康等说法流行至今。现汉编纂者从善如流,此次将其收入新版。
溯源:英语fans的音译,流行于前些年选秀节目大行其道之时,基本与从前的歌迷、影迷重合,但更亲切。现已是通称,某人特别忠实的粉丝还自称忠粉或铁丝等。
评点:扁平化的网络拉近了名人与普通人的距离,而近距离让人感到亲切,遂诞生了“粉丝”这样的无比亲民的词汇。
溯源:直译自英文grassroots,主要指同主流、精英文化或精英阶层相对应的亚文化阶层。草根在中国的兴盛,起始于博客、超男超女等选秀节目,及以芙蓉姐姐为代表的一批“网络红人”。其崛起方式、传播过程迥异于传统的包装手段,带有强烈的“小人物”色彩。
溯源:很多人以为Q版来源于日文,因为很多我们熟悉的Q版形象,确实都属于日系风格。不过它其实是英语cute(可爱)的谐音。这两年Q版文化盛行,明星、名人都有自己的Q版形象。
评点:扁平化的世界同时意味着,传统的所谓名人、明星也不能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姿势,他们必需变得“卡哇伊”一些,这样才能吸引越来越多的粉丝。
溯源:最早的微博是美国的推特,在迈克·杰克逊葬礼中凭借百万粉丝的现场直播和转播,让全世界看到了这一新产品的应用前景。随即被拷贝到中国,成为势头最猛的互联网应用平台。
评点:微博不仅承载着我们的话语,还改变着我们的说话方式。至少让我们变得简练多了,因为一条微博总共才140个字。
释义:动词,1,瞬间击杀,多用于网络游戏中。2,泛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就结束,如秒杀价。
溯源:最初用于电脑游戏,即现汉给出的第一项释义。后来被商家选中,作为网上竞拍的一种方式,即商家发布一些低廉的商品,买家在同一时间内抢购,先占先得。现在已不限于网络,实体店也常以此招徕顾客。
释义:名词,指对计算机网络过分依赖的心理障碍,表现为长时间上网不能自拔,对现实生活冷漠等。
溯源:青少年沉迷于网络世界,一直为社会舆论所担心,到2008年后,各种负面新闻传播,“网瘾”一词正式浮出水面,如何治疗、根除也从讨论走向了实践。
评点:网瘾真的有那么可怕吗,还是成人社会还无法理解和接受80后、90后的生存和生活方式?
溯源:CPI的作用是反映一国的通货膨胀状况、货币购买力、实际工资等。作为经济学术语,原本只有专业人士才理解它,但近两年物价涨幅较大,日常用品亦无法幸免,于是每月、每季度的CPI成了老百姓最关注的数据,连卖大蒜的老太太都知道。
评点:专业术语成为日常用语,表明了普通人关心的重点所在——柴米油盐酱醋茶,永远是排在生活第一位。
释义:名词,规章制度之外的不成文、不公开的规则(多含贬义),如行业、部门的潜规则往往会滋生腐败。溯源:语出著名学者吴思的历史研究著作《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这本书深刻揭示了数千年来,影响乃至决定中国社会运行的隐性规则。随着该书的畅销,“潜规则”一词也广为流传。现在,它正式纳入我们的话语系统。
溯源:酒驾一直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在中国,每年由于酒驾引发的交通事故达数万起,造成死亡的事故中50%以上都与此有关。2011年,我国首次将醉酒驾车这种严重危害群众利益的行为规定为犯罪,“酒驾入刑”成为关注焦点。
评点:哪一天酒驾、醉驾不再成为热门词汇,甚至被人淡忘,哪一天这个社会就好了那么一点。
释义:在空中漂浮的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被人体吸入后能进入肺泡,危害健康。
溯源:PM2.5的标准由美国于1997年提出,主要是为了更有效地监测随着工业化日益发达而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细小颗粒物,而在旧标准中,这被忽略了。去年以来,因北京等大城市气候状况不佳,引起市民和有关部门对这一标准的重视。
溯源: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商务模式,团购兴起于2010年前后,近两年达到高峰,团购网站异军突起,举凡餐饮、电影、话剧、购物、娱乐等均囊括其中。
溯源:源于网络游戏,是《魔兽世界》《封神榜3》等玩家的口头语,2008年左右开始流行,迅速成为日常用语。相关词汇有“雷到”“被雷到”等,不过均未收入“现汉”。
溯源:很难搞清楚从什么时候起,堂堂的“周易八卦”成了形容词,专门用来指各类娱乐新闻、小道消息、个人隐私等等b体育,想来,应该是从港台地区流传开的。到今天,当某人说出“八卦”一词时,你很少会联想到易经。
释义:名词,指身体虽然没有患病,却出现生理机能减退、代谢水平低下的状态。主要表现是疲劳、胸闷、头疼、失眠、健忘、腰背酸痛、情绪不安、做事效率低下等。也叫第三状态。
溯源:近七八年来,亚健康几乎是概括上班族的最准确状态,事实上,诸多网络流行语如压力山大、悲摧等都是人们长期处于这种状态的本能反应。与之近似的“过劳死”一词,亦收入新版现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