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饮食文化英文范例6篇
日期:2023-08-06 08:11 | 人气:
b体育英美国家强调理性,讲究科学,他们注重食物营养价值的摄取,包括蛋白质、脂肪、热量以及维生素。讲究根据营养搭配食物,根据消耗供给能量以及分析食物是否容易让进食者吸收,是否有副作用等。英美人认为饮食是为了果腹充饥,是补充营养,保持生存的手段,他们会尽力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即使口味不好,他们也会吃,因为他们将这看作是一种营养。对待饮食,英美人采用科学、规范的方式。如中小学都聘请了营养师,以保障青少年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但同时他们又有所局限,他们不吃内脏,并且在烹饪上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中国人强调感性追求味觉。中国饮食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味”,湘菜的辣,川菜的麻,鲁菜的鲜,浙菜的香等菜系的口味都别具特色。中国还讲究调和之美,将新鲜的食材加上配料和辅料进行调和,然后加热,当各种味道交织融合在一起时,它们相互补充、渗透,最终形成一道具有独特口味的菜肴。饮食的调和不仅仅在于味,还在于菜的丰富性,厨师通过将不同种类的食材充分调和在一起,形成新的菜肴,甚至还可将一些英美人认为是弃物的东西作为上好的原料,烹饪出美味佳肴。这也足以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之广博。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畜牧业为辅的农业结构使得中国肉类产量较少,价格较贵。因此中国一直保持着素食为主,肉食楦ǖ囊食结构。相反,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英美国家则以畜牧业为主,肉类产量丰富,谷物产量相对较少,其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也印证了为什么西餐厅的主菜大多是肉类了。
中国属于高谷类膳食结构,传统膳食以谷类食物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其提供的热量、蛋白质分别约占膳食总热量的75%和66%。然而肉类提供的热量,蛋白质分别占总热量的8%和11%。即使这类膳食结构也包含一些蔬菜和水果,但由于中国人对口味的要求也使得蔬菜水果在洗、切、煮过程中流失大量营养物质。并且高谷物高谷类膳食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蛋白质含量低,氨基酸组成不完善,微量元素利用率低等等。在属于发达国家的英美,膳食多油脂,好食糖。这种膳食结构虽然满足了人体所需能量,但摄入过量就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可见,不同膳食结构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学着合理饮食,平衡营养。
中国有着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聚餐围坐,大家围着一张方形桌子坐在一起,美味佳肴放在中心,一席共享,相互敬酒,相互劝菜来表现人们之间的尊敬,热情与和睦。在各种年节中,这种传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的团圆饭就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饮食合欢。中国人的饮食也都是各取所需,不用预先分配。其座位的分配也有一定要求,长辈和小辈不能坐在一起。英美人也是聚餐围坐,但都是单盘独碟,盘中是预先分配好的食物,一人一份,定量供应。对座位他们也没有什么讲究,十分自由,这也体现了英美国家对人性的尊重。在餐具方面,中国与英美也十分不同,中国人主要用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英美人则爱用刀、叉,用刀切菜,用叉吃菜,用专用汤匙喝汤。筷子和刀叉正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对比物,不仅充分反映了中国与英美饮食文化在餐具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凸显了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思想和审美认知,造就了中国与英美独特的个性与情怀。
中国人将烹饪当做一种艺术来追求,觉得十分有趣,乐此不疲。对于中国,烹饪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没什么两样,它可丰富生活,更能升华灵魂。其烹饪方式也奇多,焖、烧、蒸、煮、炸、酥、煎、烩、扒、炖、溜、炒等无所不有。中国人还善使用各种佐料,如姜、蒜、酱油、醋等。他们认为这些作料有利于提味,使菜更加鲜香可口,甚至有些佐料还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相比之下,英美人的烹饪方式则显得较为单一,也不会用太多佐料,他们尽力保持食物的原味和营养。此外,英美人爱储藏食物,他们不像中国人习惯购买新鲜的食材烹饪,而是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物,放在冰箱里,每天大多吃的是冷冻食品。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人尤金・A・奈达(Eugene Nida)提出,所谓“功能对等”,就是说翻译时不求文字表面的死板对应,而要在两种语言间达成功能上的对等。在这一理论中,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本论文试图从翻译的功能对等理论来探讨翻译中国饮食文化英译的有效策略。
中国是文明古国,亦是悠久饮食文化之境地。饮食文化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风味多样;第二,四季有别;第三,讲究美感;第四,注重情趣,讲究寓意;第五,食医结合。而在西方的烹饪书中介绍的菜都是以材料和烹饪的方法来命名的,所以对中国饮食文化的翻译要从中国的特色入手,同时考虑到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西方人在对待饮食文化上和中国人的观念是不同的,他们考虑的是食物是否有营养,是否健康。
文化当中独有的事物(物态的或精神的、具象的或抽象的)在译语文化当中缺乏对应的词汇来予以表达,从而造成“词汇缺项”(lexical gap)的现象。如中国饮食文化中所独有的“包子”“汤圆”“米线”等,在英语中就无法找到与其所指意义相同的单词。而有些中国菜又具有特定的含义,比如“东坡肉”和“龙须面”;如果西方人不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就不会明白这两道菜是什么意思。因为在英语国家的文化中找不到相对等的词来翻译这两道菜。所以对于西方人来说只能根据字面意思的“肉”和“面”来理解这两道菜。
中国人说,“民以食为天”。饮食问题是中国人最关心的问题,因此在习语中也有一些表达和饮食有关。“吃……饭”在英语中翻译过来就是“making a living”,但是在中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这个翻译另当别论。比如“吃政治饭”对等的翻译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 going in forpolitics”,而“吃算盘子”就是“to make a living bydoing business”(兰保荣,1985)
有时候文化信息的翻译很难传递到译入语中去,其结果就是对等的标准不能完全做到了b体育。文化差异会引起几种不对应的情况:1语文化在概念上有明确的实体,而译入语文化不加以区分或恰恰相反。2.原语中的指称对象在译入汉语文化中根本不存在或罕见或被忽视。3.原语和译入语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加以指称。例如,英语的green-eyed,翻译成汉语是“眼红”或者是“妒忌”而不是“眼绿”。由于在中西文化中的巨大差异,所以会造成在翻译过程中文化信息的丢失,由此会导致原文读者的反应与译文读者的反应不对等。例如,将中国名酒“杜康”翻译成英语一般按照发音译为“DuKang”英语国家读者看到英语商标“DuKang”时,只会把它与酒联系在一起,而不会想到中国历史上的酿酒高手“杜康”,也不会像中国人那样把“杜康”与好酒联系起来,所以,“杜康”作为商标,文化信息没有完全对等。
为了达到功能对等翻译,译者必须:1.权衡在交际中涉及地所有因素;2.显现出各种选择余地的描写,尤其是在复杂的章节中;3.尝试一些可接受和易理解地描写(Jin,and Nida90),因此功能对等翻译被看作是许多译者的翻译方法。
当意译为了译文优美而忽略了译文的忠实时,功能对等翻译能够产生最接近原文的对等。一些译者在意译中,觉得有义务改正出现在译出语境中的错误,还有一些译者碰到他们不喜欢或不赞成的语句时,会毫不犹豫地删掉。这些译者的这种做法是修改文章,而不是翻译。因此意译中改正错误或删掉文中的内容会导致正确的表达意思,即原文中的意思表达错误,由此就缩小了功能对等翻译,功能对等翻译目的就是产生最接近原文的对等。
意译的翻译者为了达到译文的优美,便倾向于夸大翻译或缩小翻译。另一方面,功能对等翻译目的是尽可能产生翻译准确。这两种方法虽然表达相同的意思,但是将导致两种理解意思。在翻译中,当处理文化内容时,过多地扭曲文化意思或过度地解释文化特点。意译强调的侧重点不同,功能对等翻译也就不同。
要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特点及其翻译的情况,就需要进行大量的相关文化知识的培养,这非一朝一夕之功。读者应该根据时代的进步不断调整自己的翻译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同样,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饮食文化被介绍到世界各地,让全世界都来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1]陈安定,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7
欧洲近代以来饮食文化发展出两大不同流派,分别以法国和英美为典型代表,即把饮食作为“文化”的国家和把饮食作为“资源”的国家。
法国前总统希拉克曾说:“你不能信任饭做得差的人。”这个想法实际上是法国的传统。在法国人看来,除了法国菜之外,德国菜、英国菜之流根本难登大雅之堂,完全是简陋的乡土风味。虽说英国也有约克郡布丁和烤牛肉这类菜品,但这终究是家常菜。德国也一样,马铃薯是最常见的充饥食物,香肠是农民为了不浪费碎肉而想出的一道菜。法国人还毫无顾忌地批评西班牙说,过了比利牛斯山脉就是非洲。
其实,法国菜正是融合了意大利、西班牙和东欧各国菜肴的特色,随着王朝间的通婚而形成的。以法国大革命为契机,原来专属宫廷的饮食文化传播到了市民中间,巴黎慢慢地成了世界的“美食之都”。在结束拿破仑战争的维也纳会议上,法国外交大臣塔列朗携厨师卡莱姆前往,向谈判对手展开了美食攻势。维也纳会议之前,法国的王宫贵族主要雇佣意大利厨师,维也纳会议后,各国的宫廷开始聘请法国厨师。
英国依靠食品贸易攫取世界经济霸权,但英国本土并没有形成高度发达的饮食文化,不仅如此,甚至被称为“饭菜最难吃的国家”。尽管英国日渐形成了红茶文化,但由于气候不宜,不能酿造葡萄酒,而且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英国小麦品种的原因,连面包都难吃。
美国连独立也是因为饮食中的红茶而起的。独立之后,美国首先以农业大国的身份登上世界经济的舞台。如果说英国把饮食作为资源,在殖民地成功经营种植园,并创造出了近代资本主义体系和金融体系,那么,美国则进一步推进了粮食生产的规模化和效率化。福特式的生产方式被引入食品生产领域,推进食品工业化,这一切发展至今演变成食品添加剂、转基因食品以及快餐等形式。
美国创造出了以汉堡包为代表的快餐、面向大众的可口可乐,机械化、规模化地饲养家禽家畜,创造了自选超市、24小时便利店等大宗物品的零售机构。就像出售汽车那样,美国向全世界出售汉堡快餐。但快餐使人们对饮食的感觉迟钝,饮食文化因此开始走下坡路。
因此,在过去的200年里,虽然控制国际政治的是英国和美国,但享誉世界的却是法国菜。现在世界经济的重心正由欧美向亚洲转移,这是地理大发现500年来经济结构的大变动。仔细观察“饮食世界”的话,可以看到人类文明由西向东回归的现象,在饮食世界也出现了“亚洲复兴”的现象。
中国是世界上饮食文化历史最悠久最丰富的国家。虽然提倡慢食主义的是意大利人,表现最强烈的是法国人,但中国和日本等国家一直贯彻这一文化。由于多民族的加入,中国形成了丰富的种类繁多的饮食文化。19世纪之前,中国是世界贸易的中心,南方的稻米,北方的小麦,西域的制面技术和中南美洲的辣椒,都随着商旅交汇于中国,所以中国菜融合了很多其他民族的饮食文化,现在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国家都能看到中餐馆。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吃中国菜都不会觉得不合口味。
欧美国家很多人曾以为中国饮食就是中国餐馆的那些菜,而如今,中国菜作为一种饮食文化在欧美也被重新认识,高级中餐厅日渐增多的同时,还出现了一种饮食创新概念,把中国菜和法国菜糅合在一起。
通过对英国人超市消费的习惯进行研究发现,因为购买了太多的食物,平均每户英国人每年会扔掉价值500英镑的杂货,高居世界榜首。有近一半的人会扔掉那些从未打开过的包装食物,他们不完全明白食品包装上标注的最佳食用日期和使用日期的区别。实际上,“使用日期”如果尚未到达,保存得当的食物仍然是可以吃的。
作为人口大国的中国,对海洋环境的影响最大,每年捕鱼量和鱼类消费量居首,并且对鱼类的需求呈现持续上升状态。而日本则是鱼类第二大消费国,但是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秘鲁是第二大鱼类生产国,但主要是小鱼,用于生产动物饲料。中国每年消费约6.94亿吨海洋资源,日本消费量为5.82亿吨,美国为3.49亿吨。
猜猜看平均一个美国人每年吃掉多少食物7告诉你肯定让你吓一跳;905.5干克,也就是将近一吨。难怪美国许多媒体都在批评美国人的食物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国家之一。一个美国人平均每年能吃下156个汉堡,外加30磅炸薯条,而全美每年消耗掉一亿磅牛肉和34亿磅的土豆。据美国最新统计美国人每年吃掉的汉堡数量大约有400亿个。
牛肉是世界第三消耗肉品,约占肉制品市场的25%。落后于猪肉(38%)和家禽(30%)。据调查显示,阿根廷以人均消费646千克牛肉排名第一,美国为42.1千克,欧洲仅为11.9千克。目前地球上约有12.8亿头牛,它们放牧在占陆地24%的面积上,消耗掉足够几亿人吃的谷物,它们的重量超过全世界人口的总重量。对地球生态系统造成巨大的破坏。
现代社会,饮食已经不仅仅是单纯的食,饮食的科学,健康成为了食材搭配的关键。现代菜肴的发展更是进入了繁荣更新期,制作技术与理论研究不断深化、新原料、新能源、新设备和新技术在菜肴制作中广泛应用,形成了一股挖掘传统菜、创制新品菜、重文化、讲科学、求艺术的社会风气,中国菜肴的发展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兴旺发达的景象。现代饮食的多元性不仅体现在不同食材的搭配,更重要的是,在饮食文化融合的同时,更保留了各民族饮食文化的特点,避免了同化的产生。
美国摄影师Peter Menzel和作家Faith D’Aluisio正在对这些进行着调查性拍摄,他们走访了24个国家,采访了30个家庭,记录了他们一周食物消费状况,出版了纪实摄影集《饥饿的星球》。从这些精心拍摄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世界各国家庭食物消费的巨大差别,无论是饮食结构还是经济支出,都或多或少反映着地域、文化的差异。一个四口之家的德国家庭一周的食物开支高达500美元b体育,其中包含了相当数量的啤酒和饮料;而在经济不发达的非洲和拉美地区,更多的是蔬果和谷物,较少见到封装的超市食品。照片中的这些食物,是按照每个家庭的一周消费清单,由Peter Menze和Falth D’Aluisio出资购买,经过精心设计,最后完成一幅特别的“全家福”。
在摄影师Peter Menzel和妻子Faith D’Aluisio的共同努力下,这份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影像饮食调查报告终于出炉,这其中,有两点影响因素在左右着人们的饮食。其一,主要是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在门泽尔的调查拍摄中,他主要选择该国家中等收入的家庭进行拍摄,避免造成误读。其二,不同民族的饮食文化的发展导致了饮食习惯,饮食器具,烹饪方式的差异,门泽尔虽然个人出资来为家庭提供食材购买的资金,却完全不影响他们的购买方向,完全任由此家庭一周饮食的需要进行食材上的搭配,以保证其拍摄的还原度。
1.中国家庭饮食清单:生活在北京的董姓人家,一周伙食费:155.6美元,喜爱的食物:糖醋里脊。
2.丹麦家庭饮食清单:格陵兰的马德森一家一周食物花费177英镑,最爱食物;牛肉。
3.马里家庭饮食清单:纳托摩斯一家每周食物花费16英镑。最爱食物:米饭。
4.英国家庭饮食清单:生活在Cllingbourne Ducis的Bainton一家,一周伙食费:253.15美元,喜爱的食物:鳄梨、蛋黄酱三明治、对虾鸡开胃汤、巧克力冰淇淋蛋糕。
5.日本家庭饮食清单:生活在Kodaira城的Ukita一家,一周伙食费:317.25美元,喜爱的食物:生角片。
6.印度家庭饮食清单:帕特卡尔斯一家每周食物花费25英镑,最爱食物:咖喱。
正如中国一句俗话所说,“民以食为天”,没有了食物人们根本无法生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业也成为了一种娱乐的形式。目前,随着中国经济和旅游业在国际上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开始关注中国饮食文化,中国美食在国际交流中也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为了弘扬中国饮食文化,促进中外文化交流,笔者走访了一些本地的饭店,看他们是如何将中国菜单翻译成英文,调查了英译是否准确达意,是否能体现文化背景,并且我们采访了一些外国友人,他们对这些菜单也提出了一些意见。最后我们结合了英语的翻译原则与饮食文化背景研究,提出了餐饮业菜单英译方案。
在走访了当地一些酒店后,我们发现许多饭店在菜单的英文翻译上有错误,或是英译的不够准确,不能体现出中国菜的内涵意义,甚至在不同的酒店我们所见到的英文菜单也是各不统一的。首先我们挑选了两家四星级酒店,一家特色中餐馆作为调查对象。在分别看了这几家饭店的菜单后,我们发现在冷盘菜的翻译中,“凉拌西红柿”被翻译成了“Flame Mountain Covered with Snow”(雪洒火焰山),这让跟我们同行的外国朋友Rachel觉得很困惑,她根本不知道这是什么菜。而在热菜中,“回锅肉”这道东北特色菜在这几家店的英文名分别是“Twice-cooked Pork”、“Double Sauteed Pork”和“Huiguo Rou”,可见其译名缺乏统一和标准。而最吓人的是,“夫妻肺片”居然被翻译成了“Husband and Wife’s Lung slices(丈夫和妻子的肺片)”......看到这样的翻译,估计外国游客早就被吓跑了,这叫他们怎能理解我们中国美食的真正意义呢?在采访中,我们也了解到,各酒店菜单英语译文的来源也是多样化的,有的是请英语好的员工翻译、有的请印刷单位请人翻译,最重要的是没有一个酒店对菜单英译进行过评估和研究。通过笔者的走访调查不由意识到,承担翻译工作的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根本没有充分了解这道菜的文化内涵,并且也疏忽了英语翻译的原则。
音译:指用发音近似的英语将汉字翻译过来,这种用于译音的英语不再有其自身的原意,只保留其语音和书写形式。音译法能避免因直译或意译带来的误解和不可读性,音译名保留了原汁原味的中国情调,成为约定俗称的翻译法。这种方法最容易。例如中餐中的家常菜“豆腐”的翻译,根据发音译成“Tofu”,还有像“馄饨”(Wonton)。然而,外国人认为汉语的拼音很难。比如,“狗不理包子”被译为 “Goubuli Baozi”,这就不能反映出这种食物的特性或表达出这种食物的意义。
直译:直译是既保持原文内容、又保持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这是一种比较普遍的菜单翻译方法,它能直白易懂地翻译中文菜名。比如,“西红柿炒蛋”可翻译为“Scrambled Egg with Tomato”。但是,由于文化差异和文化代沟,这种简单的翻译对于外国友人来说未免呆板和晦涩难懂。又或者说如果把“红烧狮子头” 就翻译为 “Red Burnt Lion Head ”,的话,我们可以想象到当外国人看到这样的菜单时会感到非常惊讶,会让他们误以为是狮子的脑袋被红烧了,当然,他们也不会去点这道中华美食了。
意译:也称为自由翻译,它是只保持原文内容,不保持原文原文形式的翻译方法或翻译文字相比音译和直译,意译可以更清晰地表达。能够凸显出中国菜肴讲究的“雅”。比如,“三鲜汤”,有人直译成“Three Seafoods Soup”,也有人意译成“Soup with Fish,Shrimp and Pork Balls”,后者做了简单的解释,外国食客看起来显得更为直观。但是有时候意译过于迟钝、无趣和乏味。比如“鱼头豆腐”译为 “Beancurd with Fish”. 我们可以看出这种翻译方法体现了这道菜的原材料,但却完全忽视了这道菜在精神层面对于“丰收”的解释(中国的“年年有余”中的“余”正是和“鱼”谐音)。
写实性翻译省略了菜的内涵,仅仅描述它的食材和做法,通过这种翻译我们可以将菜的食材介绍给顾客。如果一些已经被广泛接受的菜名,我们可以直接采用英译,例如Jiaozi(饺子),Baozi(包子),Huajuan(花卷)”等。但是,有时在餐厅里,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外国人会有一些难以理解的菜肴名称,如“蚂蚁上树”是“Ants Climbing a Tree”,在这种情况下外国食客通常不会点这一道特色的中国菜。因此,在翻译的时候我们应当注重其实际意义,不可以仅仅按照其字面的意思硬翻,这样会让人觉得困惑不已。
写意型翻译中,优先选择写意翻译,能够给菜肴赋予隐含意义。中国菜关注于食物的色香味形,因此很多的中国菜肴形象地使用暗喻来吸引外国食客。然而,外国食客在没有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指导下也会对菜单感到困惑不解。因此,菜肴名称不仅可以从形状和味道来翻译,也可以选择形/味+原料来表示。例如Sliced Boiled Chicken(白切鸡),Crispy Chicken(脆皮鸡)等等。
有些中国地方特色菜如果直接采用直译则会使不了解中国文化的外国食客产生误解,而如果直接采用意译则又不能表达出它独特的风格。这时我们需要采用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
如开篇我们所提到的“雪洒火焰山”这道凉菜,其原材料为西红柿和白糖。翻译这道菜时,我们则不能直接翻译成“Flame Mountain Covered with Snow”,这样的翻译会使外国食客云里雾里。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应该这样翻译:“Flame Mountain Covered with Snow(Tomatoes with sugar)。
所以,饭店在遇到这种中餐翻译问题时,可以采取这种直译与意译相结合的方法,既能使外国食客了解菜的含义而又不失菜本身独特的风格。
中国的饮食文化是艺术,而菜名是艺术中的艺术。许多中式菜名运用了复杂的修辞手法,蕴含了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和历史故事。如果直接翻译b体育,外国食客由于不了解中国的文化而不知所云;而如果直接注释又丢失了中式菜名的文化美感。故此时,可以先采用写实型翻译,然后在菜名后面注释其文化故事背景。
“宫保鸡丁”可译为“Kung Pao Chicken---Diced chicken with Peanuts in Chilli Sauce”。虽然宫保鸡丁已被广泛接受,但很多外国食客可能不知道它的由来。宫保鸡丁,又称宫爆鸡丁,川菜系中的传统名菜,关于宫保鸡丁的来历,和清咸丰年间进士丁宝桢有很大关系。他曾任山东巡抚,一向很喜欢吃辣椒与猪肉、鸡肉爆炒的菜肴,据说在山东任职时,他就命家厨制作“酱爆鸡丁”等菜,很合胃口,但那时此菜还未出名。调任四川总督后,每遇宴客,他都让家厨用花生米、干辣椒和嫩鸡肉炒制鸡丁,肉嫩味美,很受客人欢迎。后来他由于戍边御敌有功被朝廷封为“太子少保”,人称“丁宫保”,其家厨烹制的炒鸡丁,也被称为“宫保鸡丁”。
若饭店可以在制作中餐的英文菜单时将一些名菜的翻译后面添加一个简短的来源故事,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就既可以让外国友人了解到这是什么菜,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我们中国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
如何准确、恰当地翻译具有中国特色的食材及烹饪技巧以便于外国友人懂得其中的美好寓意、更好的了解中国饮食文化,是中文菜单英译中的重中之重,因此中国菜单英文翻译标准化越来越有必要。而中餐英译现状虽有所改观,但形势不容乐观,只有在充分了解我国的饮食文化基础上,才能够将菜单翻译做的更加完美。只有不断进行菜单英译策略的研究,提出标准化、规范化的英译解决方案,才便于将中国饮食文化推向更大的世界舞台,最终达到“饮德食和,万邦同乐”。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经过几千年的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的烹饪艺术别具一格,绚丽多姿。菜名作为一种传递信息和传播文化的手段,在饮食文化的对外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对于中国特色菜肴名称的英文翻译却毫无规范。在中国一些饭店的菜单翻译中,存在一些滑稽可笑,甚至十分可怕的错误翻译的现象,使得外国人在点餐时一头雾水。如果继续任由这些问题发展,将会有损中国的形象,并且制约中国饮食文化在国际上的传播和推广。因此,规范菜名的翻译方法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在对菜式进行翻译时,不难发现有些翻译过于直白,不但体现不了中华文化的精髓,反而会给外国人留下不好的印象,也就谈不上将中国菜式发扬光大。如“麻婆豆腐”翻译成“Bean curd made by a pock-marked woman”(一个满脸麻子的婆婆做的豆腐),“夫妻肺片”翻译成“A couple’s lung slice”(一对夫妻的肺被做成切片)。
这些莫名其妙的菜单翻译让中外食客哭笑不得,这不仅没有达到通过翻译进行交流的目的,反而产生更大的误解。
在中国饮食文化翻译中,往往会看到一些用词不当的现象。不同的英语单词在不同的情况下所指代的事物、表达的意思都是有所差别的。因此,对同一个食品的译法就会千差万别,让外国人难以理解。例如,“汤圆”译成:pudding,rice dumpling,white ball。
由于文化的差异,在饮食翻译上有不少具有中国特色的东西不能在英语字典里找到相对应的词来表示。有些食品,我们可以用英语表达出其大致意思,而不能道出其具体细节。如“四喜丸子”:four happy meatballs(四个开心的肉丸子)。这样翻译会让外国人感到疑惑,丸子为什么会开心?肉丸子的肉是什么肉?再如“驴打滚”:a rolling donkey(一只打滚的驴),这道菜本身是一种甜食,具体食材以糯米粉、黏米粉为主,与驴肉毫无关系,这样翻译会让外国人理解为这是一道用驴肉做的菜。
通过对上述翻译菜谱中存在的问题的分析,可以归结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有关部门还没有意识到饮食翻译规范化在文化传播与交流中的重要性,缺少统一管理。二是中华饮食具有浓郁的民族性与多样性的特点,以致在翻译的过程中无法将菜肴的色、香、味、形完美地展现。同时,也正是中华饮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了菜名的翻译不可以也不可能局限于某一种翻译方法,而是应该多种方法的综合体现,这样便可以让顾客一目了然。
多数中餐菜品遵循以主料为主、配料为辅的翻译原则,这样的翻译方法就可以让外国人直接了解主要材料是什么。
例如,“白灵菇扣鸭掌“被翻译为Mushrooms with duck webs。以烹制方法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方式也较为多见,这种翻译方式简洁明了。例如,“火爆腰花”译成Sautéed pig kidney。还有一些菜名遵循以形状、口感为主、原料为辅的翻译原则,如“家常菜脆皮鸡”的标准英文名就是Crispy chicken。
在中餐菜品中,中餐菜肴中为体现地域特征或特色口味而以地名命名的菜肴很多,例如,“蒙古烤肉”为Menggu rosted meat、“北京炸酱面”则为Noodles with soy bean paste,Beijing style。也有基于某道菜最初的制作者所采用的特殊烹饪方法或意外发现而命名的菜肴,如“东坡肉”Dong-Po pork。就是坡自己做的肉发放给难民们食用,为了纪念坡的义举,使将这道菜命名为东坡肉。
例如,“饺子”就从原来的dumpling变成了Jiaozi,相似的还有“包子”Baozi、“豆腐”Tofu等。而无法直译或体现做法、原材料的,都采用了汉语拼音。如“佛跳墙”就音译成Fotiaoqiang,“豆汁儿”音译为Douzhir等,而且这些菜的后面还加注了主要的原料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