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体育茶经直解:六之饮(茶的饮用—茶道之巅)
日期:2023-08-10 19:28 | 人气:
b体育有翅会飞的禽,有皮毛善于奔走的兽,开口会说话的人类,这三者都生在天地之间,依靠饮食维持生命活动。饮之意义深远啊,要解渴就去喝水;要解除忧愁烦恼就去喝酒;为了消除头昏神倦就去喝茶。
茶成为饮料,开始于神农氏,周公旦时,已为人所知。春秋时齐国的晏婴,汉朝的杨雄、司马相如,三国时吴国的韦曜,晋代的刘琨、张载、陆纳、谢安、左思等人都爱好饮茶。饮茶之风流行之后,逐渐扩散到民间,在本朝最盛。在东西两都——长安和洛阳以及湖北、四川一带,几乎家家都饮茶。
茶有粗茶、散茶、末茶和饼茶b体育。伐枝取叶、熬火蒸茶,烤干舂捣,然后放在瓶子或细口陶器之中。灌上沸水浸泡,称为淹茶;还有葱、姜、枣、桔皮、茱萸、薄荷等物与茶放在一起煮沸,或者把茶汤一再扬起煮得更加沸腾,以求汤滑;或在煮的时候b体育,将茶沫去掉,这些方法煮出的茶汤,如同倒在阴沟里的废水一样不堪饮用,而世俗的习惯就是这样,多可惜啊。
天生万物,都有它的奥妙,人类所做的不过涉及一点浮浅的皮毛。人们用来避风雨的是房屋,房屋就建造得很好;用来御寒的是衣服,衣服就做得很精美;用来充饥的是饮食,食物和酒就制作得非常精美。茶有九难:一是采造,二是鉴别,三是器具,四是用火,五是选水,六是炙烤,七是碾末,八是煎煮,九是饮用。阴天采摘,晚上烘焙,不能算会制茶,口嚼辨味,鼻嗅香气,不能算会鉴别;有膻味的锅灶,有腥气的瓦盆不能用来煮水;有油脂的柴和烤过肉的炭不是炙煮的好燃料。奔涌的激流和淤滞不动的死水,不能用来煮茶。茶饼炙烤不透,外熟内生,是炙法不当。碾出青绿色的粉末和青白色的茶灰,这不是好茶。煮茶时在锅内慌乱急剧地搅动,是不会煮茶。夏季饮茶,到冬季就停饮,这不是真正饮茶的人。
如果要滋味鲜爽醇厚,香气浓郁,一锅最好只煮三碗,一锅煮水过多,其味将会差一些。如果宾客是五人,就采用那种煮三碗的方式;假若宾客是七人,就要采用煮五碗的方式。煮好后,如果缺少一人的茶汤,就把那碗称“隽永”的茶汤补给这位客人。
本篇是《茶经》的第六篇,共481字,不算多,但却是整部《茶经》的核心,梁子在《中国唐宋茶道》中认为,《六之饮》是《茶经》的中心,是理论主张,是整个茶道的灵魂。我们可以看一下《茶经》章节的结构,便可以明白讲饮茶的《六之饮》为什么重要,为什么能成为茶道的灵魂。《二之具》和《三之造》是说茶饼的制作,《四之器》和《五之煮》是说茶汤的制作,山野中茶树上的一片叶子,经过茶饼、茶汤的两世劫难,终于要修成正果,实现价值了。茶的真正意义和荣耀只有在饮用的一刹那才能彰显,如果把《茶经》看作一部以茶为主角的舞台剧,前面的章节全是铺垫,《六之饮》则是整本《茶经》的高潮和看点。看来,当时陆羽对这本书结构的设计下了一定功夫。其实,这种结构也就是陆羽茶学和茶道的思想体系。他在本节中主要讲了四个问题:
第一,饮茶的作用。饮食是一切生物赖以存在的保障。饮茶行为就从根本上确立了其合理性。饮茶的意义即是荡昏寐的提神醒脑之功。荡昏寐既是生理上的作用,也是精神上的作用。因此,饮茶不仅仅是一种果腹解渴的生理行为,更多涉及到精神。这是陆羽要积极倡导的。
第二,饮茶的历史。陆羽还列举出历史上的饮茶之人,以证明《茶经》所弘扬的茶道是有道统可循的,不是心血来潮,自己胡搞一套。从上古三代神农氏,到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再到陆羽当时所处的唐朝,茶党之众,茶徒之多,不可小觑。
第三,饮茶的方式。陆羽在本篇中另一个重要观点就是提倡清饮,对将葱姜枣加进茶内混煮的传统吃茶法加以批判。相比一锅煮的茶粥,只加盐巴的茶汤更加接近精神。物质世界本身是混沌的,鱼龙混杂的,乌烟瘴气的,就像茶粥一样,什么都往里加,成为一团浆糊,几乎找不到茶沫,嗅不到茶香。而精神世界是对物质世界的超越和审视,清澈有序,逻辑井然,就像茶汤一样,有茶可循,有味可辨。茶汤对茶粥的超越,饮茶对吃茶的超越,本质上是澄明的精神对混沌的物质的超越。这是陆羽对茶的贡献,也是陆羽茶道的本质。
第四,茶的难处。陆羽最后对茶的九个难处作了介绍,制造,鉴别,茶器,生火,煮水,炙烤,研磨,烹煮,饮用。最终落实到饮用之上,强调饮茶要持久,形成习惯,不能夏兴冬废。
翼而飞,毛而走,去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b体育,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淹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属,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于戏。
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著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