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两成多人喝奶“达标”影响中国人喝奶的b体育障碍究竟是什么?
日期:2023-08-13 00:54 | 人气:
b体育最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更新了关于饮奶量的推荐,居民每日饮奶推荐量从2016年版的300g修订为300-500g。
不过,今日(6月13日)发布的《2022中国奶商指数报告》(下简称报告)发现:五年来,我国公众的喝奶知识和喝奶的行为都在持续提升,但2022年公众平均每日乳制品的摄入量为255毫升。只有24.2%的人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超过300毫升。
报告还发现,能够坚持每天摄入乳制品的“牛奶人口”大约占我国人口的1/4。眼下,大多数的中国人还没有养成每天喝牛奶的习惯。那么,影响中国人喝牛奶的障碍究竟是什么呢?
“乳制品中含有优质的蛋白质,在天然食物中,牛奶中的钙质是最有利于人体吸收的。”陈伟是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他告诉记者,奶类作为摄入钙的优秀食物来源,随着国人生活水平提高,推荐摄入量也“水涨船高”。国内外的一些研究也发现,乳制品摄入缺乏可能和一些慢性病相关。出于健康的考虑,《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主张中国居民摄入更多乳制品。
“膳食指南”是根据食物生产供应以及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将现有的膳食营养与健康的证据研究转化为以食物为基础的平衡膳食的指导性文件,以帮助人们做出科学的食物选择,合理搭配膳食,促进健康,预防和减少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
关于钙摄入的推荐量,不同国家之间有差异。2022年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研究者发表在中华预防医学杂志上的文章分析,以各国成年人钙的推荐量为例,美国、英国、北欧、欧盟分别为1000、700、800、950mg/天,除美国实际摄入水平与推荐量接近外,其余国家实际钙摄入量均高于推荐量。
在东亚地区,日本成年人钙的推荐量为女性660mg/天、男性738mg/天,根据2019年日本国民健康与营养调查报告,居民钙平均摄入量约为560mg/天,略低于推荐量。我国成人膳食钙的推荐量为800mg/天,但实际摄入量仅为366.1mg/天,显著低于推荐量。研究者认为,提示我国居民可能普遍存在钙摄入不足的现状。
在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最新修订版发布之前,中国营养学会组织专家完成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为修订膳食指南寻找证据。
在关于乳制品的部分,“研究报告”提出,“我国居民奶类平均摄入量一直处于较低的水平,各人群奶类及其制品消费率均较低,儿童青少年消费率高于成人,各人群消费量均低于推荐摄入量水平,奶类摄入不足是我国居民钙摄入不足比例较高的主要原因。”
其中,老年人群的营养健康问题不容乐观,根据上述“研究报告”的数据:老年人中,钙摄入不足的比例高于80%,农村老年人营养不足问题更为突出。
“推荐量的数值是通过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经过专家论证才给出的。”对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更新,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营养科主任左小霞称,这是依据实际情况,“尽量向国际接轨。”
在“研究报告”中,专家组也梳理了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膳食指南对奶及奶制品的推荐值。其中,日本的推荐量为200ml,美国为约710ml,澳大利亚的推荐值为300-750ml,中国香港推荐男性每天摄入480ml,女性240-480ml。亚洲国家的乳制品推荐摄入量普遍低于欧美国家。
为了解中国民众喝奶的知识、行为和习惯的变化,从2018年起,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以及荷兰皇家菲仕兰联合发起了一项名为“中国奶商指数报告”的调查。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副理事长、荷兰皇家菲仕兰高级副总裁杨国超介绍, 历年的《中国奶商指数报告》既有客观的数据,又有前瞻的视角和新颖的观点,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每年的奶商调研,可以了解国人饮奶的现状,发现其中的问题,并尝试探索解决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在连续5年的调查中,中国的奶商指数从2018年的60.6%提升到了2022年的63.2%。专家认为,公众的喝奶知识逐渐丰富,喝奶行为也在逐步改善,这是经济收入增长、生活水平提高、科学知识普及等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不过,难以忽视的挑战是,2022年,公众的每日乳制品摄入量达标率(也就是平均每日摄入量300ml)仅有24.2%,虽然相比2018年的22.5%有小幅提升,但达标率仍然很低。“这说明我们国家老百姓的奶商还有待提高。”左小霞说。
协和医院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认为,乳制品在中国居民的餐桌上尚未做到全方位的普及。他认为,这有历史性的背景。长期以来,中国大部分的居民是以植物和草本类食物为营养的主要来源,奶类食品还没有进入大部分人的生活习惯。
“大众还没有把乳制品视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们每天都在吃米饭、吃面食,但很少有人会觉得一天没喝牛奶就不行。”陈伟说。
而且,中国居民对乳制品摄入的天然反应是喝牛奶,其实,乳酪的营养一点也不差。比如,奶的钙含量大致是104mg/100gb体育,奶酪中的钙含量为799mg/100g。
奶商报告也提出,“按照10公斤牛奶1公斤奶酪来看,多吃奶酪有助于孩子达到每日乳制品摄入量300-500g的标准。”一岁以上的婴幼儿就可以开始尝试食用奶酪,尽量要选择钠含量低的巴氏杀菌的天然乳酪,吃的时候要切成小块,预防哽噎。
陈伟认为,在认识上公众也有一个误区,仿佛一谈到喝奶补充营养,就会想起青少年、老年人以及孕妇。“似乎在这三类人群中,奶类制品(特别是固态奶)的接受度更高,大家也更愿意去主动补充。”陈伟认为,实际上,成年人的乳制品摄入也不能忽视,这也说明普通公众尚未养成习惯。
除了饮食习惯难以短时间内改变,影响中国居民奶类摄入的另一个因素是在对乳制品的认识上存在诸多误区。
比如乳糖不耐受的人群是否完全不能摄入乳制品?乳糖不耐受主要是指人们在摄入牛奶时,身体无法有效地消化其中的乳糖,从而产生腹胀、恶心、腹泻等问题。发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乳糖酶的缺乏。
乳糖不耐受的发生率在没有喝奶习惯的中国人群中确实比较高。陈伟强调,乳糖不耐受要和牛奶过敏加以区分,这是两种不同的反应,牛奶过敏是对乳蛋白产生的过敏反应,症状包括喉头水肿乃至于全身性的免疫反应,往往有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医疗手段介入。
奶商调查的结果显示,超过半数的公众已经能够为身边的乳糖不耐受者推荐使用无乳糖或者低乳糖的乳制品b体育。但仍然有约一成公众对乳糖不耐受存在认识误区,认为他们不能食用任何乳制品。
乳糖不耐受的人不应该放弃乳制品的摄入。陈伟建议,乳糖不耐受的人群可以选用酸奶和干酪等,这类产品的乳糖大部分被乳酸菌利用了,乳糖含量低。市面上其实研发了一些专门面向乳糖不耐受人群的乳制品,比如针对亚洲人体质所研发的无乳糖牛奶。
此外,“如果认可乳制品的价值,乳糖不耐受人群在喝牛奶时,也可以慢慢地尝试从少到多逐渐地去增量,慢慢地让肠道适应。”陈伟说。
另一个误区在于,很多人认为乳饮料和市面上的一些奶茶也可以是乳制品的摄入来源。《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也提到,含糖饮料销售量逐年上升,城市人群游离糖摄入有42.1%来自含糖饮料和乳饮料。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和饮料消费率在30%和25%以上,明显高于成人。目前我国居民糖摄入平均水平不高,供能比超过10%的人群比例为1.95b体育,但儿童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率高于成人,3-5岁儿童糖供能比高达4.8%,应该引起足够注意。